171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4个

苏联对我们造成了哪些文化入侵?

L`impiccato
15个点赞 👍

苏式宏大叙事下的“歌颂苦难和英雄主义”

歌颂苦难和英雄主义是苏式宏大叙事的标配,在战时起到一致对外的凝聚力,但到了承平时期,却难以转化为民众期待的个体幸福。

比如卫国战争时,苏联的广播里经常激励民众,打赢这场战争,我们就会享受到幸福生活;而到了赫鲁晓夫上台,也踌躇满志地向大家许愿,GCZY很快就要到来了;到了戈尔巴乔夫也曾发下誓言:一定给人民带来幸福....

在某个时期,还演变成“只有借方全世界才能借方自己”;那一刻,大概只有幻灭感和深深的无望了。

这就形成了一个难以自洽的悖论,就如阿列克谢耶维奇在《二手时间》所描述的:

这就像是在戏院里,你从大厅里看到美丽的童话,装饰好的舞台,闪亮的演员,神秘的灯光,可是当你回到后台,帷幕后面马上就是另外一片景象,破碎的木板,乱堆的抹布,没有画完及废弃的布景板,还有伏特加瓶子,剩菜剩饭,童话没有了,只有昏暗和肮脏,他们只把我带到了帷幕后面而已,你明白了吗?
......
生于革命年代,成长于伟大的卫国战争前线,经历过大清洗的恐怖,饥荒,流放,古拉格的劳改营。在一生中的美好年华里,政治话语体系下的他们——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只是单单的一类人——无产阶级的革命者。革命的理想取代了个人的理想,集体的荣誉高于个人的成就,唯有取得革命的胜利,伟大的无产阶级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可是,幻想的泡沫吹得太大,太美妙,也只是泡沫,终会破灭。

阿列克谢耶维奇无疑是伟大的创作者,但作为一个普通的个体,我们比她更早体会到过幸福。

发布于 2024-04-19 13:20・IP 属地吉林
瓜民记忆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