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能说明国内高校的阶级固化越来越严重...
越往下的学校想往上走越来越难...
第一学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重要....
曲阜师大这种做法只会让普通本科的学生考研难度进一步加大,在复试会因为本科被更加严重的歧视。在很多年以前我们学校就有实验室直接拉黑曲阜师大的考研保研生(还有其他几个本科也被直接拉黑了),导师直言不想招只会做题的废物,宁愿浪费名额也不招。。。招人是为了做实验干活发论文,国内的招生制度导致如果招生不对的话那会导致名额和资源的浪费,顶尖高校在很久以前就开始宁缺毋滥了。
现在这样更强的push学生去考研过初试刷高分就是一个恶性循环,只会导致更多的学校直接拉黑那些考研大校和考研高分但是本科很差的考生,导致那些真正有能力,有才华但是高考因为种种原因失利的考生没有办法通过考研来得到提升,带来的是最可怕的恶性竞争
很多时候搞校内歧视一个根深蒂固的观点是金本银硕铜博,这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没错
至少在二十年以前,985里面最优秀的学生根本不会选择在境内读研和读博,有一个算一个全跑了;次优秀的一批本科直接找工作去了;次优秀的另一批和找不到工作/工作不如意的才会在能拿到保研的情况下读个硕士,那个时候好一点的985保研名额永远用不完,985选择考研的十中无一。本科就是大部分人的学历终点
有人会问那时候招生名额少是不是会难点?其实考生更少。二本三本考研上清北也难,但是去个985是很常见的事情,考个211啥的确实不难,大部分人对于文化课,大三随便学一年就差不多了,不是一个全民性的活动
为什么呢,第一就是高考比你高一两百分的那些人根本没参与竞争,人家直接走了,空位就由下面那些学校的学生填补了,本科-研究生在不同级别的高校之中有很好的流动性,那些高考没考好的人还是有机会去个更好的学校,甚至实现自己的人生逆袭,第二次机会
第二就是随机性大,容错率高。二十年前考研的卷子相对于那时候考生的平均水平和自学资料的丰富程度来说是顶天的难,很多时候看努力更看悟性,所以考研的分数在那时候更像是一个通过性的分数而不是选拔性分数,进了复试之后再看眼缘
还有一个事情就是现在经常说什么复试歧视本科,大家想不到的是二十年前本科歧视比现在还要严重,只要本科是985进了复试基本就是免死金牌,肯定不会刷。但是那时候进复试的985才几个,全被抢走了还剩下一大堆名额给普通本科分,导师想要好学生得求着人家来。。。现在已经翻过来了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那个年代能招研究生的学校再怎么说都是正儿八经的高校,现在阿猫阿狗xx学院都有几个甚至十几个硕士点了,这几年新增的几十万硕士名额一大半都是这些阿猫阿狗学校新申下来的硕士点。可能以前是100w考研,招30w,然后里面20w是值得去的学校,现在400w考研招60w,里面还是只有20w是正儿八经的好学校,其他都是凑数名额,难度从数据上看起来是翻了两倍,实际上翻了十倍还不止
这几年情况越来越不对了,尤其是对于考研学生来说,考研除了获得一个更好的学校名字,其他时候就代表坑爹的三年研究生生活。985那些最优秀的不出去读博读书了,在本校去抢好老师好方向了;保研的那些把差一点的老师也抢光了,这就导致985学校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方向根本轮不到考研学生,考研学生尤其是外校考研学生大部分时候都在捡残羹剩渣,很容易踩雷踩坑。第二就是,985的升学率越来越高高到离谱,保研率也暴涨,一个学院90%升学(or准备升学)比比皆是。985开始全员考研了
考虑到985高考的时候能比其他普通本科高100分,智商和学习方式应该会高一点强一点,其他的本科比如曲阜师大不去985的原因也不是因为不想去而是考不上。事实也证明985那帮高中就会做题的做题家在考研的时候也更会做题一些,大家在小红书b站看到的主流调调就是数一数二130很难,英一英二政治70很难,如果你自己在一个全是985的环境里面就会发现数一数二130遍地走,全世界英一英二政治都上了70...那么考研的时候曲阜师大就得开始堆时间,人家学一年咱们学三年,用时间堆成果。
这在高中的时候还算可以,18岁的青少年青少女能学学得动而且社会也真的还不需要那么多小毛孩去填补就业岗位,本科也不期待高中生能有啥特别的能力,就多陷在高三刷题考试也ok,说不定哪一天突然开窍了会做题了呢,在18岁的年纪会做题那至少不是大笨蛋,还是有未来的。
但是一个上本科的20多岁的年轻人还把自己永远的困在考试和试题当中,完全忽视社会和世界的发展,也不参与社会的工作,那问题可就大了,别的人在20多岁接触着最新的科技和发展,接触着股票,接触着世界,接触着比题目更加复杂的事情,而没有那么厉害的普通人,至少每天都接触人,每天都接触点烟火气也是好的,总不至于每天接触考卷和题目然后当一个二十五岁简历上是考研五年超会做题算积分的家伙吧,连手机都不能用了全身心为了考试,这下高考是考研的起点了
前面也提到,本科不期待高中生能有啥特别的能力,来了咱慢慢培养,但是读研三年,一年上课,一年作研究写论文,第三年就要实习跑路了,985那些导师希望招来的学生能直接上手干活,就算不能直接干活,给你个文档,给你个祖传ipynb打打下手慢慢学也是好的。结果考研来的学生除了考试考得比谁都快,做工程做实验写代码样样不会,看英文文献的方法居然是找转折词来判断意思,ppt都做不好word字体也不知道咋调latex更是没听说过,帮我申基金写本子都不行因为只考试没接触过人情商还低...
偏见很容易产生,但是偏见产生了就需要十倍的努力来抵消这样的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