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观点是错的。
我看了昆羽继圣的文章。我认为他只是论证了在英语里,0这个数学概念很晚才出现。
于是一些人,包括昆羽继圣网友,都试图推论西方人很晚才有零的数学概念。
这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
原因很简单,他们不知道早期的国际语言是汉语文言文,中间某段时间还有八思巴文。
在蒙古帝国时期,大元朝作为宗主国,就大力援建小弟伊尔汗国。再往前,唐朝在西域的文化输出也使得波斯,文化水平跳跃式发展。
他们其实仅仅证明了“现代英语”是一门很新的语言,现代英语年龄很小。
之前的西方人,要学抽象一些的学问,至少要懂八思巴文,再深入一些,就要学汉语。也就是说,以前的西方人除了掌握可能存在的西方古语言(低级语言,无法用于哲学和科学),他们根本不会什么英语、拉丁语。
我以前就提到过,0——起源于中国数学的算数计算结果记录的空位符号。0的本来面目是进位过程中表达空位的符号。
至于现代英语。现代英语是以汉语文言文为骨架,中国的地方方言为皮肉,新发明出来的语言,历史很短。你可以在英语中找到大量和闽南语、客家话、粤语直接相关的内容,而这三种方言都在广东,又恰恰是南洋华人以至海外华人的主体语言,可以说,英语抄袭闽南语、客家话等方言,这不是偶然,是必然。
至于拉丁文,我没啥研究,有网友说是西班牙崛起时的语言,和《洪武正韵》有关联,我没有验证过,此处存疑吧。但依然有很多证据证明,拉丁文产生的拉丁语也是很新的,比英语早不了几百年,参见过往很多西史辩伪网友的论证。
顺便说一下,zero这个发音,我个人认为是对汉语“周”的记音,在明代数学的中文文献里,数字0是画成圆圈⭕,而数字的进位过程:
从1到9,进位0,又开始从1到9。周而复始
所以这个圆圈引申出了周而复始的概念,算是对进位过程中的数字符号的重复利用采取了一种宏观视角。
于是发明英语的人,把数字0和汉语“周”的读音联系起来。
所以,我认为英语的zero,来源于周字。
此外,我认为,英语cipher,来源于汉语——算法。
所以,让一些网友产生这个误解的原因——仅仅是现代英语是一门历史很短的语言。
希望我此文可以澄清误解。
推荐我的下文
评论区某人的阅读理解力真是搞笑。
我什么时候说过——古代全世界的人都说汉语?
难道现在全世界的人都说英语吗?哈萨克斯坦说英语吗?俄罗斯人说英语吗?法国人说英语吗?日本人说英语吗?
我实际说的是:英语现在是全球知识分子的国际通用语。而在古代,全球的知识分子的国际通用语是汉语。古代世界的汉语地位,就等价于现代世界的英语地位,甚至古汉语地位还更高。古代欧洲人大部分是文盲,算个屁的知识分子,他们说着粗鄙的古部落语言,这些古部落语言,全都无法研究科学和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