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个回答

如何看待北邮研究生引出的“中学生科研比赛代理人战争"?

陈默的羊
19个点赞 👍
国内顶尖双一流211的研究生,去代参加中学生科研比赛竟然连榜单都没上去,上榜的那些是不是也请了别人做的?

你以为只有中小学打打闹闹的比赛是这样,考上大学就好了?

你以为只有本科生SCI仙人、专利王者是这样,保送研究生就好了?

你以为只有硕博士被老板压着挑数据调参数,玩石墨烯钙钛矿,搞Adobe photoshop?当上青椒老板就好了?


实际上,整个科研圈的运行逻辑就是这套玩法的升级版。因为【自上而下分配资源】的体系运转到一定阶段,注定会形成这种结果。

国/省奖、帽子、教职位置的决定权都在【上面】的学阀、领导这两类人手里,其中【学阀】自然是舐犊情深,护着自己人或者来卑躬屈膝/利益交换的团体,拦着其他人;【领导】则自然是君子不器,对成果的技术细节漠不关心,只看得懂【数字】和【名气】,数量大、夺眼球的【成果】越多就是越好的。

而一旦到了这一层,各种跟风灌水、追热点走捷径、甚至偷梁换柱、数据造假之辈自然就被筛选出来上位了。指挥棒在那儿,指标在那儿,大家都会蜂拥而上,至于科研的本心倒无所谓了,【真正的创新】也就无从谈起了......二十年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到现在还有效,也就有了一部分答案



思考题1:你觉得院校领导、科技部,乃至更高层的领导知道不知道这套体系的逻辑和弊端?

思考题2:你觉得科研达人们知道不知道高层领导知道不知道这套体系的逻辑和弊端?

思考题3:为什么几十年了,还是如此运行呢?


发布于 2024-04-18 09:38・IP 属地北京
编乎小学生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