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北邮研究生引出的“中学生科研比赛代理人战争”?为什么北邮研究生搞不定中小学科创比赛?大学老师来答一个。
中学生科研比赛,甚至大学生挑战杯,往往都不是学生本人的比拼,而是背后指导教师团队的战斗。大家以为是郑老师的研究生输给了中学生,实际上是她的团队输给了人家幕后的团队。
本人身处武汉文教区,从上中学到在大学工作,目睹了太多中学生竞赛丶保送就理科拿出高影响因子sci,文科拿出cssci的神迹。十年前拿2丶3篇这样的成果,在大学甚至都有可能上副教授。这种当然要不父母本人是大牛,要不推荐到更大牛的团队挂名。大牛团队有idea丶有资金丶有设备,也有一流学生。请学生做个边角料,甚至必要时逼其拿出主菜,挂上中学生名字罢了。北邮所在的海淀区,是北京乃至中国最好的文教区,背后大佬实力远胜武汉,中学生竞赛内卷只会更加激烈。
另一边,一个无职务丶无帽子的女副教授,据说自己成果也不多,估计没有好idea丶没钱丶没设备。无法提供资源,强逼学生土法炼钢代笔,胜过中学生本人不难,胜过其背后海淀区大佬团队,犹如冈比亚想打进莫斯科,近乎臆想。
郑老师虽然可恨,但在帝都名校只是个蚊子腿肉都不放过的小包工头。这次调动研究生下场参加中学生科研代理人战争,暴露出幕后隐藏的大佬和利益链,才是真的需要警惕的。
编辑于 2024-04-17 18:17・IP 属地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