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和日本才是必须得保的,乌克兰不是。
乌克兰是为了统一欧洲的共识,并不是新罗马的核心利益。

俄罗斯想要打欧洲,是英美一直以来恫吓欧洲的手段,乌克兰只是处在跟俄罗斯的前线上,乌克兰没了还有波兰、芬兰。
只要俄罗斯有进攻态势,美国和欧洲就能站在一条船上,有没有乌克兰并没有那么重要,影响不到大局。
日本和以色列不一样,没有了以色列和日本,就等于欧州要回到了殖民时代之前的地位,从世界中心变成了世界边缘。
欧洲到时间只能再来一次白银战争,从非洲和拉美掠夺资源,来跟东亚做交易。
欧洲要是不愿意走这条路,到时候就只能和咱们展开全面合作,回头把美国卖了填饱自己的肚子。
我放地图好好说一下。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皆为利往。

几千年来世界贸易实质上就是欧洲和亚洲的贸易,中东是其中的关键枢纽。
东亚的货物要不从海路运到波斯湾在卖给欧洲,要不就陆路走丝绸之路过土耳其进入欧洲。
苏伊士运河被称为最繁忙的河道原因就是它是为了方便亚洲的货物运进欧洲才开通的。

在美国崛起之前,美洲和非洲一直是欧洲掠夺原材料和金银的地区,贸易仍需要跟东亚做交换。
美国崛起之后,才有了廉价工业品从大西洋自美洲输送到欧洲,欧洲自此跟东亚的贸易需求才大大降低。
这里多说一句,工业革命早期是欧洲掠取原材料,自己加工后倾销世界,换金银。
但就像地主老爷不会亲自下去种地,资本集团也不会是靠自己生产产品来赚钱。
南美产粮食,东亚产商品,非洲出原料,欧洲在中间发号施令,这样欧洲就能躺着把钱赚了。
所以欧洲度过工业革命早期之后,需要一个地区给他们做廉价工业品,来维持他们的整套殖民体系。
这就是美国崛起的最关键的原因。
上世纪60年代美国去工业化之后,美国从廉价工业品输出国,变成了比欧洲还老爷的老爷。
不仅美国不往欧洲卖廉价工业品了,南美的货物也用来大量填补美国去工业化后的空缺。
欧洲获取廉价工业品的地区只能重新回到东亚,当时中国被封锁,亚洲四小龙和日本直接起飞。

世界贸易的路线又重新回到了工业革命之前的局面,东亚和欧洲的贸易,只不过这次枢纽从地理优势的中东变成了军事优势的美国。
美国只要保持能控制海运路线,就能一直获得这个贸易权,日本就是美国控制这条贸易路线最关键的节点。
中国为了突破美国的控制,选择了一带一路,重新打通陆路贸易路线。
咱们选择了俩条路,一条是走俄罗斯,属于新亚欧大陆桥,一条就是老的丝绸之路,走中东。
俄罗斯和欧洲有历史因素,很容易造成对立。
俄罗斯一旦乱了,就等于断了咱们的一臂。
欧洲需要货物,美国要是跟最早的中东人一样把贸易路线彻底掐死,那欧洲只能和中国一起把美国埋了才能活。
所以美国提出了自己的欧亚经济走廊。

把中国踢出去,让印度做为廉价工业品生产国,把货物运到沙特,走以色列,进入欧洲。
这条路线最关键的节点就是以色列。
单纯靠工业品竞争,印度永远不可能竞争过我们,想让印度彻底替代我们,需要一些盘外招。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咱们的贸易成本加大,让中国三条贸易路线全部断掉,让欧洲只能通过美国的路线来获取货物。
也就是需要把俄罗斯,中东,台海/南海搞乱。
俄罗斯方向,实际上有北约就够了,只要北约还听美国的,没有乌克兰也有别的国家,没看到北溪直接被炸了,德国也不敢说话么。
这条贸易路线是咱们这些年新建立起来的,也是最容易破坏掉的。
台海/南海方向,菲律宾的作用和乌克兰是一样的,并不关键,关键的是日本。
只要日本一天不安分,海贸永远是悬在我们头顶的一柄剑。
这条贸易路线一直是被美国攥在手里面的,咱们航母一天不开出去,话语权永远都是美国的。
最关键就是中东,这条贸易路线是从古至今都存在的路线,有非常强的历史惯性。
美国在这区域又作大死,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得罪了,只剩下了以色列一个绝对盟友。
以色列不仅要乱掉中东让咱们的贸易路线不通,还需要自身承担起贸易枢纽的职责。
中东丢了,就意味着美国给欧洲的活路没了,南美、非洲都无法输出那么多的工业品,欧洲只能被迫和中国合流。
否则美国只能自己重新工业化,给欧洲输出廉价工业品,让世界的贸易局面重新回到上世纪60年代以前。
从某种程度说,奥斯曼帝国解体后中东战乱不止,是美国能去工业化,又不用担心自身无法控制世界贸易的最关键因素。
中东这条商路谁也别走,那就只能走海贸,世界也只能任由美国摆布。
中东这条商路一旦不被欧美掌握,那被掌握的就是欧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