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也家里穷,但那个时代,也就是媒体经常报道“因教育返贫”的时代,也就是很多家庭,往往是举全家的80%支出,来投入到教育上。
我家也是如此,我们原本是农村的,父亲为了让我有个好的教育,就花钱托人走后门,进了城里一个私立学校,然后每学期都需要额外缴纳很高的借读费。
我家经济压力巨大,我小学就已经开始感知到了自己与同学之间的差距。
可我也不懂事,也虚荣,我甚至都还没到想要追求装逼的层次。仅仅只是,简单地想要融入他们本地的学生圈,让自己与他们不显得那么不同,让他们带我一起玩,仅此而已。可,成为他们中的“普通一员”,这样的负担,对我家来说,就已经是不可能实现的了。就像出去春游一趟,他们想叫我一起拼游船,每个人凑10元就行了,对他们来说,这不是最小头的零花钱吗?可是就是这个钱,我也出不起。所以,次数多了,他们也不会再叫我一起了。他们并没有霸凌我,只是现实条件,让我自然而然被孤立,而已。
有段时间,爸爸都会送午饭到学校来,这样可以不用花钱在学校旁边的饭店吃。可是,那几乎是我最感到羞耻的时刻。因为我的饭缸子一看就很土,每次的菜,也都很没档次。这让我总是,一放学,就匆匆跑到校门口,去拦住来送到的父亲,接到饭后,急忙找个角落去匆忙吃掉。避免父亲送到教室里去。
我也经常,为了吸引大家的注意,而故意捣乱、做些哗众取丑的事。就像《火影忍者》里的鸣人小时候差不多。
但,我想,我是绝对没有勇气自己主动走进一家高档店的。我会心里发怵到脸红、木讷。更别提,让妈妈过来擦屁股了。哪怕不发到网络上,当场,我都会觉得很丢人。
在城里借读,家里付出的代价巨大,然而我却并不领情。因为,我个人的体会是非常糟糕的。形成了我自卑、孤僻甚至有点自闭的性格。最关键,我在高三时,叛逆了。我认为这一切悲剧的根源,就在于父亲强行让我挤到城市里来,总不真正在乎我是不是真的开心、真的愿意在城里上学。总说,我已经比乡下的堂弟堂妹们幸福一百倍了,我们家也没有退路了之类的。可是,这些决定都不是我做出来的啊!怎么,我需要承受这一切?一边是没有退路只能融入这里,一边是根本就不可能融入。最后,我成绩很差,第一次高考不出意外的失利了。
看到父亲那掩饰不住的伤心,我也后悔了。后悔自己故意不用功,故意自暴自弃。于是,我转到乡下老家最出名的高中,进行复读。我主动想要证明自己一下。心无旁骛,不再有那些攀比、虚荣的杂念。也加上,回到了老家,我不再需要刻意去融入谁,因为大家都一样了。复读班这里是垃圾中转站,在这里的,谁都不会比谁更高贵。
二战成功后,我也就自然而然地,开始看淡了。所谓没朋友、孤独,都是无所谓的。没必要刻意迎合谁、讨好谁、扮演谁,谁才会看得起我、跟我做朋友。做自己就行,自然吸引、靠拢过来的,自然能成为朋友。其它的,随缘就行了,专注做自己的事就行了。这些,都是复读这一年,我自己领悟出来的。复读这一年就像是一个与世隔绝的闭关苦修,我通过明确自己的目标,给自己的生活做减法,全力以赴,最终终于做成了一件事,这让我第一次体会到自信的感觉。要知道,从小到大,我都比不过人家,我都是那么自卑,而这次二战成功,是我感觉人生活到现在,第一次唯一做成的一件事、一件真真正正的大事。虽然,我依然不知道为什么一定要逼我学习、人生为什么一定要不参加高考就没有了退路、为什么我不能像别人一样去打工。但,现在,我有了人生中第一次的自信。这份自信,能让我觉得就算自己现在没有酷炫的单车、买不起偶像新发的专辑、身上没有天天不重样的名牌衣服……又有什么关系?我现在已经有了自信,一种只要自己想做就一定能做到的自信。
当然,要明白这个简简单单的道理,我也走了很多弯路、吃了很多苦头、挥霍、作贱了很多自己宝贵的青春和真心。
所以,父母除了在经济上全力以赴,在品格、性格教育上,也要多关注。以前,我的父亲,迫于经济压力,其实一点都不了解、不懂真正的我,这些我开始有怨恨,但后来,我已能理解。
攀比现象,会伴随一生。如何正确看待攀比现象、正确看待自己的存在、如何自洽、自强、自立,教会孩子想通这些问题,其实,也很重要。甚至,比分数,更重要!
另外,无论做父母的成年人,还是做孩子的未成年人,本质都是人,都会有羞耻心、有自尊、有面子。孩子想理个贵的头,是想要找个自己的面子。但却没有提前跟母亲沟通好,没有考虑母亲的想法和感受。母亲在现场听闻价格后,估计也是羞耻心忽然冲上头了,导致最后连24元也没付,就直接离开了。然而,再怎么样,没付钱就走了。这其实也是只顾了自己的羞耻心,没有真正为儿子了结此事。没有去考虑,不付钱就走了,会不会对儿子的心态造成影响和不好的示范。
所以,在父母与子女的相处过程中,不谈教育,但影响其实是相互的。所以,沟通和理解,也应该是相互的。父母做决定前,多提前给孩子提示、直接沟通甚至让孩子直接参与决策等。孩子才能在他以后做决定前,也提前将父母的感受,纳入自己的考虑中。才不至于出现,像新闻中的那样,儿子有儿子自己的想法,母亲压根儿不清楚。母亲有母亲的应激,也丝毫不顾及儿子。大家虽然是一个整体,但却又好像各自为战。总有矛盾,让彼此被推开的越来越远。
所以,面子,是相互给的。自尊,也是要先从尊重他人开始的。家长首先要,把孩子不当孩子的平等对待,孩子也才能勇于、习惯于,跟家长缩小距离。
以上这些话,说给我自己的,包括以后,对待我孩子的教育上,我希望,我也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