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效应之拆屋效应,它可以理解为一种迂回战术,家长可以假装先提出一个比较大的、可能令孩子产生抵触情绪的要求,随后再提出较小且合理的要求,以使孩子更容易接受。
比如,当妈妈想要让孩子洗碗时,如果孩子不愿意,妈妈可以提出一个更大的要求,如“你去超市买米”,当孩子表示出为难的情绪时,妈妈再提出想要孩子洗碗的要求,这时孩子可能会更容易接受。
需要注意的是,拆屋效应并非一种强制或操纵的手段,而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沟通的基础上的一种策略。家长在使用拆屋效应时,应避免提出过于过分或不合理的要求,以免伤害孩子的感情和影响亲子关系。同时,拆屋效应也不能滥用,否则可能会让孩子产生反感或抵触情绪。
真正的沟通最需要的是诚心诚意,家长在使用拆屋效应时,应充分考虑孩子的感受和需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发布于 2024-04-15 09:19・IP 属地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