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个回答

21岁和父母住,妈妈觉得我自私,我想问一下我真的是自私吗?

知乎用户Koi
3个点赞 👍

你用较长的文字回顾了自己的家庭关系,并倾诉了对这段关系的感受,其中关于母女关系中的细节很多人都会遇到类似的,但并不是都象你产生这样的困惑和痛苦,原因在于成年的你需要实现独立的自我与现实中未能分离的自我产生了矛盾。

一、童年时期长时间的分离焦虑让你无法建立安全感。

从小跟爷爷奶奶生活,幼年时就离开母亲,长久的体验了母亲离开的惶恐与不安,奶奶一直照顾你,但是她代替不了母亲,你渴望母爱,但母亲给你的并不全是温暖与爱,还有惩罚,5岁的经历让你印象深刻。你渴望关心,害怕分离,但批评与分离经常发生,所以,不安全感一直伴随着你的幼年与童年,这种不安全感让你极其依恋家庭,象飞蛾扑火一样,哪怕家庭会伤害你,你依然觉得不能离开它。

二、要学会分离。

你现在已经成年了,是一个成熟的、独立的社会人,你要学会从家庭关系中分离出来,用一个成人的角度重新去看待你的家庭关系。你有权利自主行动、决定自己的工作、收入、社会交往,你可以按自己的喜好去对待他人,你可以对任何伤害你的人和事说不,因为你不再仅仅是一个女儿,是家中的老大,这一点很关键,如果你仍然处于家庭关系的圈子中跳不出来,那你心目中的自己只是女儿,是妹妹和弟弟的姐姐,那你就没有选择的只能服从母亲、关爱弟妹。你母亲向你借钱、要你承担弟妹的学费这些细节,体现的就是母亲已经把你当作一个成年人了,你自己也要有这样的意识。


三、肯定自己的价值,树立自信。

因童年的经历,母亲多次的分离使你怀疑自己的存在价值,认为是因为自己不够好母亲才会离开,给自己贴上“不好”、”不优秀“、”不值得被重视“的标签,从而自卑和懦弱,因为觉得自己不够好,有被抛弃的风险,所以要竭尽全力的迎合和讨好,证明自己有价值。你忍受委屈,承受痛苦,力图做的更好,目的不是为了提升自己、获得成就感,而是为了满足别人,获得别人的肯定。但是现在的你已经不愿意体验等待别人评价时的忐忑不安了,所以你感觉到现在的关系是有问题的。你成年了,有一技之长,有稳定的收入,你还有未来的规划,和很多同龄人相比,你依靠自己取得了现阶段的成果,你的个人价值无需质疑,所以,请你自信起来,你已经不是之前绝望无助的小女孩了,你有权力,也有能力决定自己的生活。

四、脱离家庭关系的束缚,发展自己的社会关系。

作为一个有稳定工作和收入、不用向父母伸手的成年人,你可以也应该去维护和拓展自己的社会关系。你有领导和同事,有同学闺蜜,有亲戚朋友,这些关系是你自己的事情,你不可能依靠家庭去维护发展,当然,你也无需征得家庭的同意。爷爷奶奶把你养大你要报恩,姑姑、舅舅对你很好,你要回馈,这是你自己的事情,你按自己的喜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去报恩谁也不能说什么,甚至你也可以考虑个人问题了,更多的社会关系可以帮助你更好的面对家庭关系。

五、要学会爱与被爱。

童年创伤是事实,造成创伤的原因未必是主观故意的,世间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过去的事要面对,但把握当下最重要。爸爸妈妈对自己对生养之恩,弟弟妹妹是一奶同胞,你要爱他们,你这么长的文字当中,对你母亲的评价并不极端,说明你心存爱意。至于如何去爱,依你的喜好程度和能力,这应该是主动的行为。重点说下”被爱“,不同的人表达爱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但是,父母的责骂和体罚是不是爱呢?只要出于纠正子女的错误,肯定是爱的表达,只要你心中有自信,肯定自己的价值,知道自己在家庭中是密不可分的一份子,有些行为你的认识就会不一样。比如母亲的唠叨,敏感的人会以为母亲恶意的针对自己,有自信的人会认为母亲因为关心才唠叨,只是反感这种方式,所以,希望你学会爱与被爱,换一个心态,用新的角度、用跳出家庭关系的角度再来看待母女相处的细节吧!

总体而言,个人感觉你的家庭关系不是你想象中的糟糕。社会现实导致了很多年轻的父母外出务工,也留下了很多的留守儿童,你遇到的情况不是个例,关键是个人如何学会治愈以往的创伤,如何正确应对家庭关系中的问题与纠纷。有一篇以前的想法,分享给你。

温暖的石雕的想法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pin/1761377263218593792

发布于 2024-04-21 16:40・IP 属地四川
温暖的石雕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