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的问题是西方忽悠印度的招术,居然也有人信!
人口14亿、幅员298万平方公里的印度确有自己的相对优势。其人口总量刚刚超过中国,位居世界第一,且人口平均年龄大大低于中国,耕地面积也比中国多。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大国都想交好印度,好几个主要经济体都想把印度作为制约中国的棋子。所谓的龙象之争不过是他们的炒作。印度近年来的发展速度较快,去年超过7.6%,于是印度飘起来了,一些印吹开始摇旗呐喊,好像印度马上就会全面超过中国。但仔细一算,在可预见的将来,完全看不到可能性。
先看人口。印度的人口多且年轻,但能否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还不一定。全国有文盲2.8亿,文盲率高达24%,这还是脱盲标准极低条件下得出的数字,许多产业和岗位指望不上印度人。如此状态,又如何能把人口优势转化为人口红利呢?这个国家人分三六九等,种姓制度根深蒂固,贫富悬殊巨大,人们不思进取,躺平成俗,严重制约了国家的发展。有的西方经济学家惋惜地说:“印度的人口红利正在被大把浪费”。
尽管印度总想攀比中国,龙象之争被西方炒作得无以复加,可经济总量5倍的差距实在太大,就算印度持续保持6%至7%的高增长,想在2040年前追平与中国的差距,基本没可能。象咱们中国那样,保持30年接近10%的高速增长,印度基本做不到。而印度独立时,家底比中国厚实得多,发展也比中国快,却很快被新中国逆袭。这是文化、制度与机制的差距,印度无力弥补。
再看产业。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拥有最完整的产业链,几乎涵盖所有产业及链条,这是建国75年以来的辛勤积累。而印度产业体系根本谈不上完整,更谈不上强大,除了软件业和生物医药外,乏善可陈,难以保证持续发展。
再看营商环境。印度国内腐败严重,吃拿卡要,程序繁琐。对外资采取“开门招商,关门打狗”的招数,投资环境很不好。加上其国内治安混乱,强奸案高发,投资者不望而却步才怪。而中国经过放管服改革,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已达世界一流,对投资的吸引力罕有其匹。尽管人口14亿,但治安很好,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来中国投资令人安心。
五看历史因素。历史上的印度,多次被异族征服殖民,却很少总结经验教训,国内几乎没有什么古典史书,许多历史还是参考中国学者对古印度的记载方才得知,影响文化认同,很不利于国家和民族的进步。现实中的印度,有所改观,但没有根本性脱胎换骨。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很难想象,印度能避免重犯历史错误。
六看国内治理。当今的印度虽有14亿人口,但国家凝聚力很弱。没有核心价值观,民族冲突、教派冲突、政党冲突、央地冲突不断,甘地家族先后有两位政治家因比死于非命。折腾、懈怠、动摇常常成为其国内治理的主旋律,政治家空有抱负,如不能掌握先进思想,并将其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行动,谈何有效治理?而咱们中国正好是印度的对照。
七看外部环境。印巴分治后的克什米尔问题是印度独立时英国人埋的雷。由此导致两国纷争不断,爆发过三次大规模战争。印度的国力有很大部分牵扯在战争上。加上他们想当南亚霸主,四处示强,到处结怨,有着与国力不相匹配的野心,其发展的外部环境并不宽松。别看西方一起在纵容印度充当制衡中国的棋子,可一旦印度有成为独立自主的世界大国的明显趋势,西方一定会全力打压,直至其返回原形。
综上所述,印度超越中国的话题不过是西方人的炒作和挑拔,连他们自己都不相信。但我们中国人要尊重印度、睦邻友好,既不能欺负印度,也不能纵容其国内某些势力的挑衅和称霸,要与印度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