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是以前的旧改给村民大量让利来实现温和推进,现在要收回这种利益。如果村民意识不到猎德冼村琶洲的补偿是特殊历史时期下的不正常产物,那必然会引发根本利益性的严重冲突。
结果也可以预料:这样的冲突中,村民事实上没有还手之力。
一部分村民对争取利益的预期比较自信,主要来源于两点:一是广州过去偏公民化社会,政府比较开放包容,顾及社会舆论。二是村宗族组织稳固,在现代城市中有很高的统战价值。这两点目前是不成立的。
首先广州过去的公民化来源于老一辈的核心城区人,以旧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阶级、工人阶级和新中国成立后的执政者为主体。在当时,周边村庄(也就是目前的城中村)跟这些人在文化和利益上就是基本对立的。这些人里混得好的大多在上世纪就移民海外;中层大多是现在公务机关、科教文卫组织的中坚力量,住在高端商品社区;混得不太好的住在老城区单位家属楼里。这些人并不那么看得起收租的村民,以前广州的公民化进程,跟城中村毫不相干,甚至城中村大多数时间里都起到反面作用。
其次,新一届广州市政府的施政风格已经发生了比较明显的转变。说白了,以前的体面是因为广州有钱,手头拮据就要分清主次了。现在各处都需要钱,还有位置更核心的富裕大村如赤沙沥滘都在小心翼翼地看着余额干,要是你把调子起得过高,拆一半扔那根本算不上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哪怕以后出现强拆事件,也不奇怪。
再次,村宗族组织的现状让一些处于既得利益范围的村民对自己产生迷之自信。一个村有强势姓和弱势姓,宗族内部有食利阶层和被压榨阶层。你有六套违建收租,你的穷亲戚呢?这一支所有人都跟你利益一致吗?但凡打探过近两年旧改的谈判过程,也不会有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宗族可以就利益分配谈条件,不代表可以对抗政府的根本利益。从秦汉到现在,哪一朝都有无数宗族被中央意志碾碎,不要觉得你家会比较特别。
最后说一个不太政治正确的话,很多村属于广州仅仅是因为行政区划画到了这里,这些村落和广州的开埠出海、商业繁荣、文化发展、近代革命、改革开放都没有什么直接关联,村民也并不因此就应该比一句白话不会讲的新广州人更有资格分到广州发展带来的利益。以前你很舒服,是因为同时吃着现代公民社会和封建宗族社会的双重收益,这不是你应得的,迟早要还回来。早些面对现实,比撞到南墙会少吃点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