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都在瞎回答个屌....
只要是金庸写,无论是张翠山开头还是按照蛤蟆说的 决战光明顶开头,都能写好
换个人来写,直接决战光明顶开头也未必有效
为什么?
这个逻辑就和为什么海贼王不能上来就顶上战争一样,是典型的吃了5个面包吃饱了,觉得为什么不直接吃第5个面包,之前的4个都浪费了
决战光明顶之所以吸引人,是前期铺垫到位,如果按照高潮前置的说法,所有的都是高潮出来,请问,你对各个人物连基本情况和感情都培养不出来,你怎么能吸引人?不是说一堆人打来打去就吸引人的,而是一堆你喜欢或者讨厌的人,调动你情绪的人凑在一起,你才被吸引的,否则2队广场舞大妈互相PK,不要说小说了,就是现实看到,我也是TMD,直接走开,干我鸟事!
那可不可以直接高潮,然后通过回忆和倒序来解释或者告诉读者?这个方法要看这个高潮调度的人,如果是小高潮,没问题,很多电影都是一开场10分钟来个小高潮,先把人拉住,然后慢慢开始讲故事1个小时,最后来个大高潮,但是你不能一开始就大高潮,这样你的倒序和回忆过多,反而会打乱高潮的整体节奏,得不偿失
所以蛤蟆的做法看着正确,其实还是考虑欠缺
当然了,如果金庸直接来操刀,硬把决战光明顶作为前置,他也可能能写好,可以把决战分割个几个场景,山下一幕,山上一幕,主角出现一幕,每一幕背后都倒序,但是这样,高潮被切割了,和开头直接张翠山有啥区别呢?
你们啊,别老想着最后那几秒钟,前戏也是很重要的,T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