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有的孩子都适合,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去到国际学校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要出国读书,而是给孩子和家庭多一些未来的可能。
无论是A level, Gre, 小托福,其实其背后都是另外一套教学的思路和体系,如果只是把他们当作是另外一种“考试”,还拿老的应试的思路来对待,那就是“买椟还珠”了。
国际学校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不是学校教的知识,知识哪里都有,搜索一下啊那都有,买个知乎会员,天天刷知乎学堂都能有不错的知识收获。那么学校教育里什么才是核心呢?方法!再说一遍方法!
现在的义务教育体制下,知识的传授其实也是有方法的,但是强调的是教师的教学法,而不是学生的学习法。这两种的却别就好比一个是教你如何开车,一个教你如何造车。也就是义务教育被诟病颇多的“填鸭式”教育。

会学习在未来绝对是核心竞争力,因为科技的发展和突破,对创新人才的需求远大于螺丝钉。那什么是创新人才呢?我的定义是:能自己创造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像STEM,PBL,等学习工具都是在强调要重点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我认为国际学校的价值也正在于此。但是要注意的是,目前去国际学校也有很多的选择,这些选择也会影响到孩子的未来。
比如入学的时间,13岁或16岁入学就非常不一样,因为部分地区和国家的大学考核制度不同,对于学生的成绩要求也不一样,有的学校是看A level考试成绩,有的学校还要看高中三年的均分,有的看两年高中均分。
因此一个学生如果13岁入学国际学校,他起码有3年的时间,看规划自己的升学途径,哪怕想回到高考路子都来的及。但是如果是16岁入学,那么就只能一条路走到黑,哪怕发现自己不适合这条路。
因此在做规划的时候一定要谨慎,要和孩子充分沟通,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找专人咨询一下。

编辑于 2024-04-17 12:25・IP 属地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