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个回答

哪些孩子适合去国际学校?什么时候才是转轨国际学校的最佳时机?

南师大附校国际部EPD
2个点赞 👍



孩子留学,除了有财力支持,最主要还是要看孩子本身是否适合留学。

适合留学的孩子,还要考虑什么时候进场比较合适。

孩子对自己要有清晰的认识,有明确择校的目标,有切实可行的职涯规划,更要有足够的自我约束力、控制力和稳定的情绪。

大部分适合本科留学,正是蓬勃生长有主见能独立,能快速接收新思想、新事物,做出准确的选择和预判。

而只有一小部分的孩子适合高中或更小年纪的孩子留学,越小越需要家长陪读。

家长不陪读,是要选择寄宿家庭的,这个选择会有“运气”成分,选好了,有助于孩子成长,选不好,是有代价的,会伤害甚至是毁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因为那是完全陌生的国度,语言、文化、信仰、生活习惯等差异是真实存在的,会伴随不安和恐慌。

试想一个初入职场的成年人,在本国置身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一切靠自己,对职业的熟悉程度、对人际的慢热和“自来熟”、性格内向和外向、接收和处理问题都会是不一样的,也会有不同程度的不安和恐慌。

但有朋友、家人等做后盾,不安和恐慌消解很快。

但留学的孩子们,是一切完全打乱了再重组、重塑,是非常难的,比想象中的难。

而研究生以后留学,很难融入,思维、观念也很难转变,这就是在国外,陆本跟外本会形成两个阵营的比较大的因素。

陆本的孩子往往选择对抗,坚持自我认知。而外本往往选择包容甚至是“闭嘴”,求同存异,阵营,便产生了。

国际学校,顾名思义,是要与国际教育接轨。

教育的主旨会是抓大放小。文化课的设置跟体制学校会有很大差别,难度也会降低。

即使将来留学考试和留学学习的外语课程教学,是针对全部在校生的设置,所以想学得特别好,大多数学生还是要在校外补习。

很多孩子的留学申请也是在校外机构申请,有些国际学校,能规划申请的往往是可以DIY的部分孩子。

而留学生,除了要有理想的成绩,还要有合适的实践活动,这些都要做在留学规划里。他们看中的不仅仅是学习能力,还有综合能力。

而国际学校的选择,非常重要。

当然私立国际学校跟公立国际部,也是有差别的。

要选择适合孩子的国际学校。校风、校纪很重要,那里也是存在霸凌问题的,没有能力的孩子也容易被边缘化。

要考察学校师资力量、跟国外联接密切程度、资源、课程设置、申请留学流程等。

因为国际教育其中的一点是,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不会像体制教育那样监督、管理,也不会要求家长来监督管理孩子的学习。

如果孩子没有管控自己的能力,成绩会下滑,更有可能把吃喝玩乐放在了第一位。

跟体制内教育,甚至是家庭教育都会有所不同。

出国以后,几乎是要全部靠自己,小到吃住行,大到遇到意外问题,比如,留学后发现所选专业不适合自己,就要有给自己改专业的勇气和能力,这些都是要靠自己解决,家长鞭长莫及,爱莫能助。

如果没有正确的三观,没有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学坏”分分钟,不但没有学有所成,还把自己的大好青春搭了进去,甚至身体、心理出现问题。

在什么时间进入国际学校跟即将自己要选择的专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进入国际学校的时间跟孩子选择专业有很大关系,前面说到国际学校设置的课程普遍比体制学校简单,而国外的本科学习有些专业是有难度的,比如对数理化的要求。

有些孩子,并没有就读国际学校,直接读完体制内高中,并在这期间通过机构或者自己DIY申请。

所以,家长和孩子都要为留学做好攻略、心理准备和学习准备,甚至是做一些可能出现的预判,尽可能规避风险。

仅供参考。

发布于 2024-04-15 13:22・IP 属地北京
依然食光袅袅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