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题主的描述看得出来,孩子平时跟小朋友相处的时候比较调皮。
的确,处于低龄段的孩子,由于还不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有时候会出现“动手打人”的情况,玩儿得好好的就上手了,推了撞了。这种“打人”并不是成年人认为的那种打人。
但这个行为是需要引导和教育的呀,得让孩子懂得怎样和其他小朋友相处。不能因为是跟“熟人”玩儿,或者是自己没注意这些细节就没管,认为孩子大了就好了。如果是自己的孩子被撞倒摔伤呢?
都是看自己的孩子觉得好,平时你觉得的小打小闹,也许在“熟人”看来并不认同,只是因为没出什么事儿,碍于情面不好说出口。现在很多的年轻家长都非常注重孩子行为习惯这方面的教育。
这次纠纷之后,周围的人现在躲着你们,很明显就是担心自己的孩子以后会成为被你家撞倒坡下受伤的那一个,再加上以前对你们的了解,自然会给孩子贴上一个“这个孩子很调皮、爱打人”的标签。再加上八卦一传十十传百,添油加醋……味儿就变了。
事情已经过去了,你们也进行了赔付和道歉,听你说起来现在性格都发生了变化,相信孩子应该是受到过教训。但他并不是主观恶意的行为,内心本来就是难过的,可能也吓到了,就不要再反复用这件事来批评他。
家庭环境和父母的行为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习惯不是一朝就能改变的。
低龄段小朋友听不懂空泛的大道理,平时亲子共读的时候多一点耐心,找些情绪管理类的绘本陪孩子一起看嘛,读的过程中,通过图片和故事来给孩子讲如何与他的同龄人相处。这个方法其实是非常有效的。
带出去玩儿的时候,还是多看着点儿,当孩子又出现以前的情况时,及时出面干预,告诉他,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做,让他想想你们平时是怎么沟通的。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有些孩子能管好自己。不要自己和其他妈妈坐那里聊天喝茶,孩子疯跑没人管。否则看再多绘本讲再多道理也没用。
明白题主的担心,平时跟熟人们相处,是想让孩子有自己的社交圈子,学会交朋友。但是也不要太敏感啦,人与人的相处哪有不发生矛盾的,不用太在意别人的眼光了。
当下最主要的是,通过这次纠纷,汲取教训,帮助你的孩子走出情绪低估,学会怎么样正确和小朋友们相处。慢慢来嘛,该接触什么人就接触什么人,一个开朗又懂礼貌的孩子,不缺玩儿伴的。
其实,可能“熟人”们的心里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多,别徒增烦恼啦。
祝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