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其实我一直认为所谓的情商,也就是智商的一种。只是现在普遍把“智”的定义圈限得太窄,局限在了书本之内、考核之下。
实际上,纵观古今,先贤智者的“贤”与“智”,其标准是把这两者的范围都包含了的。孔子想批一个人不成器,口中说的却是朽木。庄子的子非鱼,从来也不只是探讨鱼生的问题。所谓的情商,其实也就是对事对物本质的理解和思考。一个全面看待问题的人,自然在语言和行为方面,就不会片面急躁,正符合了人们对“高情商”的期待。
所以,“情”“智”分家,就有点像人们常辩的中西医谁更好的问题,本来是一个问题,只不过表现为不同方法,自然表达出来各有体系。难道,从本质上也就成为了两个世界了么?
学校不仅教智商,也教情商。老师不仅教知识,也教道理。不信啊,你再拿着书,仔细翻翻看呢~
发布于 2024-04-12 00:21・IP 属地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