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个行为的背后原因:第一:孩子内心的需求和委屈没有被家长看见和理解。第二个可能家庭人有过和孩子交换条件的方式来要求孩子。
现实生中有很多这种场景
- 低幼龄孩子不想吃饭,你不吃饭,你的糖果就没得吃了,孩子只能闭着眼睛也要吃完,就是为了那个想吃的糖果
- 孩子还不想去洗澡,一直催着去,你再不去我就把你的遥控器没收,电视没得看!
- 孩子出现了一点不想上学的情绪,就说去了给你买好吃的呀,给你买最喜欢的玩具,孩子听了,还是去吧!
这些场景都是家长一开始就用错方式来了,用条件来威胁孩子。这是明显的是有条件地爱。

用在孩子身上真的不应该。比较优的做法应该先允许孩子。满足了孩子的需求,再来谈条件,最后达到合作共赢。
孩子提出的要求如果不合理,从客观事实出发是需要拒绝的。如果是因为平时没有得到满足的需求。家长应该先满足孩子需求再来沟通!

总而言之,家长拒绝孩子应该是真诚的拒绝,是属于事实边界的完全可以拒绝。
但是前提条件你和孩子是属于边界很清晰的相处模式下。
比如孩子说不想上幼儿园,没问题,可以给孩子请假半天,孩子还是不想去请假一天。(这个先允许孩子有情绪看见孩子)
我家孩子有过类似不想上学的情况,一开始孩子说他不舒服,不想去幼儿团我就说哪里不舒服,他说肚子。我就给孩子请假,然后去检查,检查没什么事儿。就回家了。。第二天没有说不舒服不去学校。

后来都没有用这种方式说不去幼儿团。我想孩子也是想试探下我们!他们也很多电想法,家长需要看见孩子背后的行为需求!
在养育孩子路上,也会遇到很多问题,核心点都是家长需要先有明确的清新地认知,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家庭环境中言行举止都会对孩子有影响,把孩子也放当成个体去看待尊重孩子。也要关注孩子的感受。
做好了这些,遇到不合理的你觉得要拒绝都不会纠结!
以上我的分享!
发布于 2024-04-11 10:33・IP 属地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