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问题的关键,不是如何拒绝孩子,而是如何界定什么是【不合理】!
看题主的表述,这个不合理显然是站在家长的角度来看的,是从成人角度来衡量孩子的要求。所有才会有后来的问题——如何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
但问题的关键,我坚持认为首先要判断:孩子的要求到底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而且要从孩子的角度来衡量。
为何如此呢?
这是因为孩子的视角和大人的视角完全不一样。
让·皮亚杰(Jean Piaget)是瑞士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他的观察使他确信,所有儿童的思维发展都要经过一系列明显的阶段,智能是在同化和顺应的过程中发展的。每个阶段孩子的诉求都不一样:
- 感觉运动阶段(0~2岁):感觉和运动反应变得协调。
- 前运演阶段(3~7岁):儿童开始使用语言并运用符号思维的认知发展期,此间,只保留直觉的、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
- 具体运演阶段(7~11岁):儿童开始使用时间、空间、容积和数学等概念思维的认知发展期,但思维方式简单,缺乏抽象能力。
- 形式运演阶段(11岁以上):以具体抽象、理论和假设思维为特征的认知发展期。
幼儿园的小朋友,明显处于【前运演阶段】。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举个例子,比如孩子问:爸爸,为什么太阳从东方升起呢?
你怎么回答呢?
你搜肠刮肚想给孩子一个物理学解释?很抱歉,他是根本不明白的,因为这时候的物理规律太抽象,逻辑性太强,就算你怎么深入浅出孩子都不会懂。
那该怎么办呢?
很简单,你需要根据儿童自我中心性的特点来回答他,比如说:因为它升起来是告诉你该起床了。这个回答就会让孩子满意。
所以你看,我花了这么多篇幅介绍幼儿园孩子的思维特性,就是想告诉各位家长,当你觉得孩子的要求不合理时,一定是站在了你的角度(成年人的角度)。
所以这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拒绝,而是要从他的角度来看他的诉求,到底是不是合理呢!
如果经过了这样的换位思考后,你的结论还是一样,就是熊孩子的要求不合理,比如想买玩具但没有理由,就躺在地上撒泼打滚,我的应对方式,就是道理讲三遍,三遍后孩子还是无动于衷,那就让他继续闹吧,我会直接选择不理孩子。
PS:知乎不间断更新第170天,距离目标(60岁)还有5668天。
发布于 2024-04-11 21:08・IP 属地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