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个回答

4 月 11 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关于帕金森的症状你了解多少?该如何防治?

凤凰网健康
1个点赞 👍

帕金森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常发生于老年人群,且患病风险常会随年龄增大而增高,影响着约1%~2%的65岁以上人群,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给家庭带来沉着的经济负担。

2018年《干细胞与发育》杂志认为,“帕金森最具前景的治疗途径是使用干细胞替换疾病发生过程中丢失的黑质神经元”。

来自央视7套《和平年代》节目报道,61岁的退休大妈王冬菊患上帕金森,经过常规治疗后症状稍有缓解,但后来又出现反复,像普通的穿衣、上下床这样的动作还是离不开人。偶然机会经过干细胞移植治疗,抖动症状日渐好转,重拾了往日生活的信心。

另外,国内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的临床研究也已取得了许多可喜的临床效果,已查询到多篇应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疾病的临床研究文献:


★广东省中医院内六科研究者[2]为9例PD患者经蛛网膜下腔注射hUC-MSCs,治疗后第28天患者的UPDR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症状,提高的生活质量,延缓病情发展;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3],就诊的34例帕金森患者应用经体外培养无菌分离的hUC-MSCs经外周静脉滴注移植治疗,从开始hUC-MSCs移植治疗至随访结束,34例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过敏反应及移植物抗宿主病。hUC-MSCs经静脉移植对帕金森患者安全有效,可以改善MS及大部分NMS。与移植前相比较,移植后1个月、移植后3个月均有效,疗效可维持到第3个月,1个月到3个月期间基本处于稳定状态。

近年来,干细胞作为一种有希望的修复性治疗方法已经成为帕金森研究领域的前沿,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作为一种新型种子细胞,具有取材无创、无伦理争议、低免疫原性等优点,尤其将分娩时的脐带作为主要来源。同时,通过基因转染手段,促进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为临床治疗帕金森提供新的思路。

发布于 2024-04-16 16:48・IP 属地广东
南医大细胞工程所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