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个回答

马云内部发帖肯定阿里一年改革,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改革为什么会成为大企业最关注的问题?

每日经济新闻
3个点赞 👍

电商的改革大致可以分成两个层面:一是思考如何提升电商平台自身收益扩大市场占有率,二是思考如何改革能帮助电商实现健康发展,使其成为推动经济繁荣、改善民生的正向助力而不是相反。

而就目前来看,如果仅仅想要实现第一点,那么通过鼓励恶性竞争进一步打压商品价格、又或者提高电商每笔生意抽成、又或者提高广告推广费用等方式,是有可能实现电商平台增收的,但要实现第二点让电商成为中国经济民生发展的正向助力,从根本上来说是没有希望的,这是因为电商的一些基因特征决定了其反经济本质,因此这种经济模式一旦做大,必定成为经济毒瘤。


为什么说电商这种经济模式一旦做大,必定成为经济毒瘤?

电商有一个属性叫“价格透明”,因价格透明,消费者会非常方便对比同类商品价格,为了争抢消费者,电商同行往往被迫陷入最惨烈的价格战。换言之,电商的价格透明属性会大幅消灭商品“价格信息差”,然而“信息差”本身就是商业盈利的重要根基,因此电商消灭“信息差”的做法就等同于摧毁商业根基,这就决定了电商这种模式一旦做大,必将成为经济繁荣的克星。

为什么说“信息差”是商业创造财富的重要根基?分析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到当下很多人对传统实体经济都有一个错误认识,他们认为商品都是工厂生产出来的,而传统实体行业中无论是批发商还是实体零售店,都属于不创造实际价值的“二道贩子”,而电商出现则让厂家和消费者之间实现直通,从这个角度看电商淘汰掉“批发与实体店”这些无用中间环节,是对社会资源的一种高效利用。

上述这种认识错在哪里?这种认识忽略了传统实体行业对于商业利润也就是市场价格所具备的巨大保护作用,这种保护有双重。

纵向价格保护:当一个人进入实体店购物时,实体店老板通常不会告知消费者自己进货价,比如实体店老板很少会对消费者说“你打算购买的这件售价120的衣服,我是20元进货”

在纵向价格保护下,实体零售店老板会尽量避免消费者知道自己进货的批发价,批发商会尽量不让零售店老板知道工厂的出厂价,工厂会尽量不让批发商知道成本价,在这种纵向层层保护下,就形成了消费者只能接触到零售价、实体零售只能接触到批发价、批发商才能接触到出厂价的格局,传统实体商业体系正是经过这种层层纵向保护,最终形成一个相对稳定而且丰厚的利润空间。

横向价格保护:还说之前那件衣服,当消费者在一个实体店打算以120元购买时,他并不了解10公里外还有一个店同款服装只卖80,他也不了解50公里外还有同款服装卖60,他更不了解500公里外有一个店因租金到期,正在以10元赔本清货。

所以实体店销售因消费者活动区域有限,就形成了“异地价格信息隔离”,由于存在这个价格信息隔离,虽然20元成本的服装在全国各地卖出了很多不同价位,但对于消费者而言他很难获知这些价差,这种异地价格不可知的属性,对商业利润空间又是一重重要保护。


所以为啥说“信息差”是商业盈利的重要根基?

以20元成本的这件服装来说,根据实体店老板贪欲的不同,追求暴利者可能敢卖500、1000、2000,追求厚利者可能会卖100、200,平价销售者可能会卖60、80,薄利多销者可能卖30、50,清仓甩货者可能卖到10元。虽然这些售价差异很大,但由于它们分处天南海北消费者很难获知,所以这些商家之间相互扰动很少,这就好比南京卖40就很难干扰到北京卖60,对不对?

然而一旦消灭了信息差会发生啥?当2000、1000、500、200、100、50、30、20、10元这些暴利价、厚利价、平利价、薄利价、成本价、亏本价全部直观透明的呈现在消费者面前,消费者会咋选?“全网最低价”自然就会成为最热门的选择,这也是为什么当下我国这种亏本低价倾销现象已经泛滥成灾的原因,这种情况下,商业的合理利润空间怎么可能有保障?

所以再次总结一下,为何传统实体行业中批发商、零售商看似并不创造实际价值,但它的价格保护作用却无比重要、事关商业兴衰?这是因为无论这个信息差的存在让消费者有多么深恶痛绝,它也是必不可少,一旦没有了这个信息差,商业就会陷入无序竞争、无底线竞争,就好像这篇回答所指出的那样,适度的低价是经济的福音,无节制的低价却会成为经济的噩梦。


也许这时有人会这么说:不要啥都怪电商,电商环境之所以恶性竞争肆虐、低价倾销盛行,这是中国监管不到位导致,你看哪个国家山寨现象像中国这么猖獗?

上述这种认知又错在哪里?我们可以用这篇文章里的第二张图做解释:

图片一

其中提到“浙江某某和河北干过一次,浙江40成本卖98,河北直接卖38,等浙江偷料也降到38,人家河北直接卖28,结果浙江直接被干服了”,从这个事例能发现啥问题?

电商环境因价格透明方便消费者对比,这就导致一旦河北的搞低价倾销,就能直接严重影响浙江甚至全国销路,然而这个要是放到实体店环境,河北商家在河北本地无论是卖38还是28又干浙江啥事?40元成本浙江商家在本地无论是卖98还是198不都很合理?中国地域那么广阔,大家完全可以错开区域各买各的,河北也完全没必要把价格压那么低搞的那么憋屈,对不对?

所以电商的可怕之处,不仅是大幅消灭了信息差,让所有价格可知、可见、可比,更可怕的是它还大幅消灭了地域差,让原本天南海北本可以相安无事的商家,陷入一种避无可避、不死不休的价格白刃战。

前面已经提到了“消灭信息差”是商业利润的死敌,那“消灭地域差”所扮演的角色又是什么?

电商消灭地域差,也可以理解为电商具有零距离效应、跨区域效应。“零距离效应”是指只要消费者不在乎等待物流的1~3天,所有商品与消费者距离几乎都是零,因为哪怕商品距离消费者远隔千里,只要消费者愿意承受1~3天的等待时间,其距离就变为了消费者和自己手机的距离,因为只要消费者肯拿起手机动动手指下个单,商品几天后就会跨越千山万水来到消费者身边。

如果再详细分析“消灭地域差”在对商业利润绞杀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可以举之前提到的那个例子。原本20元成本的服装在实体店销售时,按说在南京卖40怎么也不会影响到北京卖60,但电商“消灭信息差”特性首先实现了让消费者直观了解到南京、北京差价,然而如果仅消灭信息差不消灭地域差会发生啥?

那样的话消费者即使了解两地的销售差价,也基本不会为了省20元跨越千里去异地购买,毕竟这么做无论是耗费的时间还是耗费的精力还是耗费的油钱,其代价都远超20元,对不对?

然而消灭地域差之后呢?电商的跨区域效应、零距离效应让南京、北京的两个销售商由距消费者“远隔千里”变为了“伸手可及”,既然二者的价差清晰可见,同时又都仅隔着一个手机的距离,那除非有更低价格可选外,还有什么理由让消费者不挑40而挑60?是指望消费者不识数还是指望消费者心善?

所以为啥说山寨问题并非当下中国商业利润极度低下、商业环境极度恶化的主因?是因为山寨只有在电商平台消除了信息差、地域差的情况下,才会对正品迅速产生巨大冲击,然而如果换成线下实体店,你山寨在云南、广西登录并不妨碍正品在北京上海热销对不对?所以正是电商平台消灭信息差、地域差这双重基因让商家之间陷入一种避无可避的价格白刃战,而线下由于幅员辽阔,无论是正品还是山寨都有无比广阔的生存空间。

如果做个更形象的比喻,电商这种“消灭地域差”基因所营造的商业竞争环境就好比“斗蟋蟀”,本来天地如此辽阔,无数蟋蟀都可以在自己一亩三分地里活得潇洒滋润,但偏偏有人把无数蟋蟀都塞进一个斗盆里,让八竿子打不着原本可以相安无事的蟋蟀们,陷入彼此脸贴脸、不咬死对手自己就很难有生存空间的残酷环境,然而咬死一两个对手或许简单,但想要咬死全国对手谈何容易?更何况咬死无数对手又如何?在超低利润的商业环境之下,大多胜出者也难免苟延残喘、伤痕累累的命运。

如果做个简单总结,那就是“消灭信息差”起到的作用是让“低价易见”,“消灭地域差”起到的作用是让“低价易得”,是它们二者的叠加效应实现了低价商品对高价的轻松绝杀,也是它们二者的叠加实现了对中国商业利润的无底线打压,所以电商的这双重基因已经决定了其反商业本质,因此当这种商业模式做大,必定会成为经济繁荣的强力杀手。


为啥说由于电商天然就具备反经济的基因,一旦做大必然成为经济毒瘤,即使批判、监管、改革也无力扭转这个结果?

其实对于电商平台全网最低价横行、恶性竞争肆虐这种现象,我们官媒也早就发现其中问题,比如很早以前新华社就批评电商无底线价格战,其危害更是位列这篇报导之首;又比如上观的这篇报导结尾也提到“如何避免最低价引发恶性竞争留下一地鸡毛,应该共同关注”,那么媒体的这些批评与倡议是否有意义?

只要放任电商野蛮成长,这类倡议就毫无意义,原因何在?

这是因为在电商这种消灭信息差、消灭地域差的商业环境中,消费者只要“识数”能够辨别数字大小,消费者群体爱买便宜的人性大趋势就决定了这个群体的消费趋向必将趋向低价,这种情况下媒体号召商家不应搞最低价、不要搞恶性竞争有啥用?难不成媒体号召了之后消费者就变得不识数,又或者消费者会因媒体宣传性情大变,会放着更低、最低的价格不买特意去买更贵的了?

所以我们必须要明白一点,在电商这种价格透明的商业体系中,恶性竞争之所以极为猖獗并非商家问题,须知钱在消费者口袋里,买卖能否成交的选择权、决定权不在卖家而在买家,因此卖家只能去迎合买家喜好才能有活路。那买家的喜好是啥,当然是同样的商品,价格越低越好。

换言之之所以电商价格战横行、最低价肆虐,错的不是商家,而是在消费者普遍趋向低价这个人性大趋势不可能改变的前提下,电商这种消灭信息差、地域差让低价易见、低价易得的模式,就是在强逼商家想要活命就不得不去逢迎消费者追求低价的心理。说穿了,电商的作用就好比把本来八竿子打不着的蟋蟀们强塞进小小的斗盆里,此时失去辗转腾挪空间的蟋蟀们为了生存,就不得不拼命相互撕咬。

因此对于认为发展电商可以繁荣经济又或者认为可以通过改革监管令电商健康发展的人需要诚实面对几个问题:一、即使媒体批判声再大,能改变电商易于发现低价、易于购买低价这些特性吗?二、即使相关部门监管整改力度再大,能改变大多消费者爱占便宜、趋向低价的人性吗?如果上述两种情况难以改变,那所谓的批评、监管、整改又怎么可能改变的了电商平台这种无底线的恶性竞争泛滥的格局?

所以个人感觉媒体批判电商无底线恶性竞争的做法,就好比一个人怒骂路边狗屎太臭一样,但问题是你浪费再多口水骂它有啥用?臭本来就是它本质,你骂它再凶也不可能让它变香对不对?而对于真想维持路面清洁的人来说,真正该做的难道不是去铲除它?

同理由于电商具备消灭信息差、消灭地域差基因,早已决定其反商业本质,它就好像经济肌体中的癌细胞一样,这种经济模式一旦做大,必定会成为毒害经济的恶性肿瘤,对于恶性肿瘤而言,导致经济衰败不过是电商的本质与本分,你批判它有啥用?难道批判了就能让它洗心革面、改过自新?对于恶性肿瘤来说,真正该做的难道不是去扼杀它或者严厉遏制其发展规模?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体内都有癌细胞存在,但有癌细胞并不等于生命有危险,这是因为只要我们的免疫系统能将癌细胞的活跃度压制到最低,我们的生命健康就会得到保障。同理电商也是如此,很多国家都有电商存在,但只要电商消费占比很低,那电商对国家经济的负面影响就不会太大,而中国当下的根本问题就是电商成长过于野蛮,国家经济体自身免疫系统对这个癌细胞的爆发扩散已经失去遏制力了,因此要遏制它,也只能凭借强力行政手段。

这就好比当一个人身体自身癌细胞已经突破免疫屏障开始爆发、扩散时,靠这个人生理系统的免疫力已经不足以挽救这个人生命,那时要拯救生命就必须依靠外部强力手段——比如靠药物遏制肿瘤,又比如靠手术摘除肿瘤。


总之,要认清电商这种商业模式的反经济本质,就要首先深刻理解电商“消灭信息差”“消灭地域差”这双重基因对商业利润的无底线打压效应,显然当商业利润空间消失了,商业也就完蛋了,商业完蛋了经济也会完蛋,经济完蛋民生也会跟着完蛋。

须知如果路线错了,前面越积极后面越被动,如果方向错了,过程越努力后果越严重。因此只有弄清电商反商业、反经济、反民生本质,才能真正明白过度发展电商必定祸国殃民的道理,才能彻底放弃发展电商利国利民的幻想,才不会犯类似想要通过吸毒增进健康妄图通过吞丹追求长生的大方向错误,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编辑于 2024-04-15 19:27・IP 属地天津
密码无效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