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城市的各种制度,都是为纯粹的工人设计的,身份不明的“农民工”进城后,当然无法得到纯粹工人的待遇,无法得到所谓的“市民权”,这势必让进城的农民工感到自己受到歧视。因此,有人提议:取消户籍制度,让农民平等地进城来工作。
这种想法或许是好意,但是把事实完全搞错了。事实上,农业户口不是歧视农民,反而是起到保护农民的作用。其实最反对取消农业户口的,不是别人,正是农民本身。
有些人对此不解,因为他们听到一些住在城市生活的农民,对农业户籍制非常不满,就造成一种错觉,以为农民都希望取消农业户口。其实住在城市生活的农民,毕竟是少数,他们代表不了大多数在农村生活的农民
在城市生活的农民,都是农民的佼佼者,所以才能在城市里找到像样的工作,能在城里定居下去,甚至发家致富。这些佼佼者农民,在城市里生活得很好,所以他们希望长久在城市里生活下去,自然抱怨他们不能与城市的市民“平等”因此呼吁取消户籍制度。
大部分不是那么出类拔萃的农民来说,他们在城市里根本找不到像样的工作,给他们一个平等的市民权,也是废纸一张。因为大部分不太佼佼的农民,无法在城市里定居下去,顶多是趁年轻力壮的时候,在城里干苦力挣点钱,一旦年老力衰,或者得病,就不会有人再雇他们,他们只好回到农村去。
现在他们有农业户口,有土地,打工不行还可以回去种地。如果取消农业户口,取消他们的土地,这些人就连退路也没有了。
因此,对于大部分不太佼佼的农民来说,给他们一个市民户口,而不保证他有工作,还不如农民户口。因为农业户口与土地是挂钩的,每一个农业户口,都分有一份土地的使用权,这份土地上的物产都归农业户口者个人所有。而非农业户口就没有土地的使用权,当然也得不到土地上的物产,收入只有靠自己的劳动力。
如果取消户籍制,取消农业户口,都改成非农业户口,就等于取消了农民们的土地使用权,土地全部收回国家,农民变成没有土地使用权的农业工人。这样一来,农民们当然不会答应,他们宁愿要农业户口。因为农业户口对他们来说,毕竟是一种生活的保障。如果要取消农业户口,就要保证农民有工作,否则大部分农民是不会赞成取消农业户口的
其实“三农问题”的主要矛盾,是分田单干的小农经济模式,不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矛盾,这就是所谓的“农业现代化”问题。60年代曾提出用“集体化”的方式来解决“农业现代化”的思路,但78年之后,这种思路不太被看好;另一种“农业现代化”的思路,是美国式的把农业“工业化”,把农民变成农业工人。但这种思路如果实施起来,那会是一番什么景色?勃勃生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