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孩子问题,家长要不要学习?
西安被孩子问题困扰苦恼的家长朋友们在哪里?
- 1 个点赞 👍
解决孩子的问题,家长确实需要学习。以下是几个原因:
首先,孩子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和挑战,包括生理、心理、学业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家长通过学习,可以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识别孩子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前做好准备,以更好地支持和引导他们。
其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家长需要不断学习,了解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以适应时代的变化,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此外,学习还可以帮助家长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通过参加家长课程、阅读育儿书籍、与其他家长交流等方式,家长可以掌握更多的育儿技巧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有效地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最后,家长的学习态度也会影响到孩子。一个愿意学习、不断进步的家长,会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因此,为了解决孩子的问题,家长需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育儿能力和素质。这不仅有助于解决当前的问题,还能为孩子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发布于 2024-04-09 18:42・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张雨 - 1 个点赞 👍
终身学习肯定是必须的,不仅对教育孩子有帮助,对自身成长也是非常有利的。如果能培养出孩子终身成长的心态,就不用担心他不够幸福了,因为他无时无刻不从生活中的每一个事件上吸取养分,都在不断地学习。
一个人立足社会,终身成长的心态才是最重要的。那么,是不是父母有终身成长的心态,孩子就一定有呢?不一定。父母有终身成长的心态,他们未必能把孩子培养成终身成长的人。因为父母如果不懂培养规律的话,照样会做错。比如,一个人被父母培养得不错,他对自己的孩子却偏偏又变成:给我拿证来,给我看结果,排名第几。这也是不行的。培养终身成长的心态是有规律和方法的。具体的方法,首先要建立无条件的爱和价值感,这两个是前提。如果没有爱和价值感,孩子就会生活在评判之中。如果你不断地评判,不断地给孩子贴标签,不断地对孩子提出结果上的要求,却看不到他努力的过程,他就容易逐渐变成一个极度依赖名声、声望排行榜、收入水平,用这些来衡量自己的人。
史蒂芬·柯维讲过一句话,我觉得特别好,意思是“我来这儿是帮你的,不是来给你打分的”。但是,我们现在太习惯给孩子评价和打分了,不断地让孩子意识到“你还不行,还排在谁后边”。这就是更多的时间用来做评判,而不是帮助孩子。家长要能调整心态,首先要意识到,作为一个家长,最重要的事情是给孩子提供帮助,而不是不断地评判他。接下来,要学会表扬孩子。记住,一定要表扬他的过程和动机,而不是表扬结果。每个人都会对“自己是有天赋的”这件事有着天然的向往。
父母如果简单地表扬孩子“宝贝,你真棒”“你有天赋”“你善于弹钢琴”,这种表扬有一种“有天赋”的感觉,就会引导孩子感觉努力不重要。如果努力不重要,那从现在开始就少做事情,做得越少越显得厉害还能得到表扬,这多么令人向往。孩子就会越来越着重“不努力也能很棒”。父母意识到,并让孩子也意识到过程和动机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结果,这样,孩子才能逐渐养成成长型心态。
如果父母一看到孩子做错了事、遇到了挫折,第一反应是说,“怎么搞的?怎么错的?为什么跟你说了很多遍都不会”,这就是太重视结果了。为这么一个结果,你在发飙。其实,就算孩子考不上好的大学,我们也不要用面临末日般的态度来对待孩子。没有人规定一个人 18 岁一定要上大学,以色列人 20 多岁才上大学。我们只是服从了自己的惯性,觉得孩子 18 岁必须考上大学。有的父母觉得孩子不上大学,天都塌了。那么,那些没有上过大学的人都不能追求幸福的生活了吗?很多父母非常奇怪地执着于那个结果,导致自己和孩子一直处于压力中。如果父母能轻松一点儿,引导孩子总保持学习的心态,从各种事情里学到一些东西,孩子的成长就会好很多。家长应该强调的是从过程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而不是整天去强调结果、排名,强调你孩子是不是足够聪明。
编辑于 2024-04-10 18:24・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氕氘氚 - 1 个点赞 👍
太需要了。
教育孩子是一个比较系统的工程。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
一、孩子的心理问题。孩子一出生,就有了自己的心理。他的一哭一笑,一个动作,都表达了他的意愿。我们要学习心理学的一些知识。
二、孩子的习惯培养。孩子从小就应该培养他优秀的行为习惯和品质。比如文明礼仪,待人接物,坚强的意志,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等。我们就需要学一些教育学知识。
三、孩子大一些了,我们就要根据孩子的问题或需要学一些相关知识。
发布于 2024-04-11 01:07・IP 属地甘肃查看全文>>
夜半烟雾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劳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