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个回答

如何看待华为将于 4 月 11 日举办鸿蒙生态春季沟通会?

我鸿
52个点赞 👍

整个四月份华为老是在玩儿吊人胃口的事情,也是挺着急的。

四月份的重头戏P70千呼万唤依然不见踪迹,之前传闻华为8号的发布会结果取消了,然后7号晚上开始,一些有意思的新品突然就上架了,比如手表、电视、门锁之类的。

本以为华为这一次就准备这么一天一个新品玩儿一个星期,然后今天又预热了鸿蒙生态春季沟通会,主角是智界S7和全新的MateBook X Pro。

智界S7大概率是再出发,新版本+价格体系调整,以及官宣大规模交付到来;MateBook X Pro 2024,据我了解,这台笔记本我们大约可以看成华为PC产品线的Mate60时刻。

华为的PC在过去几年虽然有一些新品,但给人的感觉其实是没什么新意,缝缝补补,一年又一年。PC的销量能够攀升到中国区第二,一方面是华为卓越的品牌力、极佳的产品品质,以及鸿蒙生态;另一方面是华为独一份的线下渠道能力。

但华为在产品层面的优势从来都是最根本的能力,本质上,过去几年华为遭遇的困难是超乎想象的,因为华为依然活着,所以大家慢慢就忽视了这种困难。

一个伤病中的运动员还可以上赛场,还可以拿名次,这确实是伟大的奇迹,但这不代表伤病对于运动员来说不算什么。

但无论如何,华为终端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接下来就是强势归来了,手机侧的归来已经清晰了,那么剩下的其他部分,必然也要进入快节奏,秀肌肉了。

MateBook X Pro 2024网上其实已经有一些爆料了,但这些爆料依然不够清晰,这台机子足够让这个行业眼前一亮。

于我而言,这台机子大约就是Mate X3之于横折大屏。大家会惊叹,握草,产品还可以这么做?


PC部分就聊这么多,我们聊大家更感兴趣的S7。

智界S7去年已经发布了,但之后交付问题一直没有解决,热度没法转为真实的销量,挺可惜的。

所以其实你看,华为也不是万能的,也一样会遇到很多问题。

我一直在说,华为是长跑型选手,华为的牛逼之处从来不在于不犯错,而在于纠错能力和极速的迭代演进能力。

坊间传闻,华为和奇瑞的合作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矛盾,这导致了S7的交付问题。

这个传闻的真实性存疑,但其实也不重要了。

就目前来说,我们可以明确的一点是,奇瑞自己的星纪元基本上没有太多的意义了,奇瑞接下来的高端化必然需要和华为绑定在一架战车上。智界能成奇瑞才有机会。

智界S7是华为和奇瑞合作的第一台产品,此前也交付了一些,我也有朋友提车了,我自己也下定了,不过因为一些原因,交付延后了。

从现有车主的评价来看,这台车的整体框架做得很棒,它是一台正儿八经的家用大轿车,整个的车内空间设计对于实用性的考虑确实是业界领先的,这和华为终端多年积累的消费需求洞察能力分不开。

底盘极佳,整个的机械素质做到了非常棒的水准,尤其是顶配的华为图灵底盘,在未来,底盘数字化必然是整个行业的大趋势,这方面华为走在了前列。

而更重要的,显然是华为的智驾,全国都能开,主动安全业界第一。

但同时,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品控上,第一批车出现了一些在这个级别车上不应该有的问题。

华为牛逼的是体系问题,质量控制也是其中一环。奇瑞想要实现高端突破,品质是第一道关,这部分如果奇瑞能够和赛力斯一样,放低身段,全面接受华为的改造,我觉得奇瑞在质量控制和品质把控上,会有一个质的蜕变。这个事儿的意义不只是对于智界,对于整个奇瑞都会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期。

理想天天号召学华为,学得怎么样不知道。但现在类似奇瑞能够得到的华为手把手教的机会,理想肯定是没有的。

智界S7是在全新的超级工厂完成的,发布之后四个月的时间,华为和奇瑞都在做产能和质量的事儿,那么这次的重新发布,这方面应该也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

最后一个,版本和手机,智界S7此前的产品方面我觉得没什么毛病,但版本选择真的挺迷惑的,入门版本的电池太小了,100度电版本相较于80度电版本基本配置一致的前提下贵了3万,同时没有给空悬和CDC。顶配的RS电池只有80度。

我在选车的时候就很纠结,我的预算本来就是为顶配准备的,可顶配80度电池我实在是没法接受。100度电的长续航版本比80度电贵3万我可以理解,不给四驱也没问题,可图灵底盘也没有,就有些伤人了。所以最后我选了80度版本的。

我觉得这发布会,华为最需要做的不是再发布一个新的版本,毕竟一台车四个版本已经够多了,再多意义其实不大。

就我个人期待,我觉得S7保留三个版本,标准版、长续航和顶配。标准版的电池增加到80度,长续航100度版本,要么价格下调,要么给到图灵底盘,顶配电池容量提到100度,就很好。

如果是这样,那么我肯定会改选顶配。


这个市场过去几个月的竞争态势确实在变化,但其实也没什么根本性的转变,本质上这个价位的家轿市场,依然没有出现一台能够正儿八经的扛鼎之作,类似问界M7或者理想L789这种可以定义行业格局的车子。

小米su7赢得了足够的声量,但这台车本质上和P7没啥区别,定位决定了它无法真正成为市场主力。

智界S7的整体框架其实是有机会的,但华为还需要更清晰,更明确一些,也应该更有攻击力一些。要么不做,要做就直接击穿市场。

发布于 2024-04-09 16:25・IP 属地上海
小蒜苗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