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华祖传药方大全》之怎样分析病因的章节,让我恍然大悟、茅舍顿开。
书中介绍了中医学病因论中的“三因论”,包括外因、内因和不内外因,为病因的分类提供了理论基础。
外因:详细阐述了外因中的“六淫”理论,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因素,对六淫的致病特点和季节相关性进行了详细解释。
- 六淫:风、寒、暑、湿、燥、火
- 气候突变导致人体适应困难,诱发疾病
- 六淫与季节相关,不同季节易感不同疾病
内因:深入探讨了内因中的“内伤七情”理论,以及体质状态对疾病的影响,如年龄、性别、地区等差异对疾病的影响。
- 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 情志异常可能损害人体功能,引发疾病
- 体质状态影响疾病发生和发展
- 不同人群的反应性差异导致疾病差异
不内外因:简要介绍了不内外因,如创伤和虫兽伤害等。
- 创伤、虫兽伤害等
二、文章中还仔细讲了外感六淫病症:
风:详细描述了风的致病特点,如变化快、症状游走不定,以及风热和风温的症状。
寒:介绍了寒的致病症状,如头痛、无汗、发热、畏寒等。
暑:阐述了暑的致病特点,如急性热病,以及暑病伴随的症状。
湿:详细描述了湿的致病特点,如湿气伤人易伤于下,以及湿邪的典型症状。
燥:介绍了燥的致病特点,如秋燥易伤津液,以及燥邪的典型症状。
火:详细描述了火的致病特点,如高热、口渴、脸红等。
三、内因
1. 内伤七情
- 喜:过喜易导致心气散乱,引发心悸、失眠等症。
- 怒:过怒易导致肝气郁结,引发头痛、胸胁胀痛等症。
- 忧:过忧易导致肺气不畅,引发咳嗽、气喘等症。
- 思:过思易导致脾气郁结,引发消化不良、腹胀等症。
- 悲:过悲易导致心气虚弱,引发心悸、神疲等症。
- 恐:过恐易导致肾气不固,引发腰膝酸软、尿频等症。
- 惊:过惊易导致心神不安,引发心悸、失眠等症。
2. 体质状态
- 体质强弱:不同体质的人对疾病的抵抗力不同,如阳气虚体质易患寒证,阴血虚体质易患热证。
- 年龄差异:不同年龄的人易患不同疾病,如小儿易患风热病,老年人易患寒湿病。
- 性别差异:不同性别的人易患不同疾病,如男性易患湿热病,女性易患血瘀病。
- 地区差异:不同地区的人易患不同疾病,如北方人易患寒病,南方人易患湿病。
- 抗病能力:不同人的抗病能力不同,易感体质的人易患各种疾病。
- 过敏体质:对某些物质过敏的人易患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荨麻疹等。
这些因素共同影响着人体对疾病的易感性和疾病的发展。
四、内伤七情通过影响人体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进而导致疾病。
下面以怒伤肝为例说明内伤七情对脏腑的影响:
怒伤肝:过怒导致肝气郁结,气机运行不畅,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具体表现在:
1、头痛、胸胁胀痛:肝经循行经过头部和胸胁部,气机不畅导致头痛、胸胁胀痛。
2、失眠多梦:肝藏魂,怒气伤肝,魂不安则失眠多梦。
3、目赤口苦:肝开窍于目,肝火上炎则目赤;胆汁循经上溢则口苦。
4、烦躁易怒:肝主疏泄,怒气伤肝则疏泄失常,表现为烦躁易怒。
5、月经不调:肝经绕行于女子胞宫,怒气伤肝则月经不调。
6、胁肋胀痛:肝气郁结于胁肋,导致胁肋胀痛。
7、肝郁化火:肝气郁结化火,表现为口苦、咽干、尿黄等症状。
8、胁肋刺痛:肝气郁结,气血瘀滞,表现为胁肋刺痛。
这些症状都与肝脏的生理功能和肝经循行部位有关。中医认为怒气伤肝,会导致肝气郁结,影响肝脏及其相关经络的生理功能,从而出现上述症状。
五、根据中医理论,内伤七情中的喜和思主要影响心脏的功能。
喜伤心:
喜为心之志,过喜则心气过散,气机运行失常,导致心神不宁、心悸失眠等症状。
过度喜悦还可能导致心气散乱,出现心悸、气短、面色潮红等症状。
心主血,心气散乱则血运不畅,可能出现胸闷、胸痛等心血管症状。
思伤脾:
思为脾之志,过度思虑伤及脾气,导致脾气郁结,出现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
思虑过度也会导致心神不宁,出现心悸、失眠等症。
脾主运化,思虑过度则脾气郁结,气血生化不足,可能引起心气虚,出现心悸、气短等症状。
综合来看,喜和思过度均会影响心气,导致心神不宁,心悸失眠等症。但喜伤心主要表现为心气过散,而思伤脾主要表现为脾气郁结。这些过度情绪都会对心脏的功能产生影响。
六、根据中医理论,除了怒伤肝之外,其他情绪内伤对身体的常见影响包括:
喜伤心:过度喜悦会导致心气过散,引起心悸、失眠、气短等症状。
思伤脾:过度思虑会影响脾气,导致消化不良、腹胀、食欲不振等。
忧伤肺:过度悲伤会影响肺气,导致气短、咳嗽、气喘等症状。
恐伤肾:过度恐惧会伤及肾气,引起尿频、腰膝酸软、夜尿增多等症状。
惊伤心:过度惊吓会扰乱心神,引起心悸、失眠、惊慌失措等症状。
悲伤肺:过度悲伤会影响肺气,导致咳嗽、气短、痰多等症状。
这些情绪内伤都会导致气机失调,影响相应脏腑的功能,进而出现各种症状。中医认为,调和情志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最后,文章还介绍了中医的五行相生相克:
喜伤心的心属火,火生土,而土属脾,故过度喜悦会影响脾。
思伤脾的脾属土,土生金,而金属肺,故过度思虑会影响肺。
忧伤肺的肺属金,金生水,而水属肾,故过度忧伤会影响肾。
恐伤肾的肾属水,水生木,而木属肝,故过度恐惧会影响肝。
怒伤肝的肝属木,木生火,而火属心,故过度愤怒会影响心。
通过这种对应关系,情绪内伤与五行学说相结合,形成了中医学中情志致病和治病的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