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这么大,离开眼前的箱庭世界,换一个更接受自己的就好了。
比如我就被评价为更适合国外的社交方式,直来直去的,对中国的面子问题这么多年了我都没适应。那就两个方式,要么换个地方,总有些人的八字上写着“离祖成家”四个字的。要么就接受别人就是那样拐弯抹角的人,他们做他们的,我做我的就是了。
在工作岗位上,一般情况下,只要做好了“螺丝钉”分内的工作,对外提供一个简单且固定的原则,并且把自己打造成稳定的“黑箱”,别人会很快适应并且赞同。没有人真心愿意跟一个九曲十八弯心肠的人天天斗智斗勇的,他们不过是怕自己被算计而已。知道你就是这样的,反而会放心。只不过要小心别被利用也别卷入什么事里去就好了。
至于人际,社交,去陌生的,与工作和血缘都没关系的群体里着。因为工作和血缘都有着明显的既成位次。如果你碰巧沦为了家族或者单位里的末位,那么在没有外力且没有大的契机的情况下,想凭一己之力改变,那基本是石头有多硬,鸡蛋就有多疼。对于如何浇灌都不会发芽的土地,把它打造成晾晒场或者演武场都行,转身去耕种良田不好吗?去参加兴趣班或者养只宠物,养猫有猫友,养狗有狗友,打麻将有麻友,打牌有牌友,跳舞有舞伴。
这个世界,光中国就十几亿人口。身边的哪怕都算上,你数数,一千都不到,怎么就全世界了?普通人社交熟人包括邻居和菜店阿姨在内一般也就一百五十个左右。太多了人的精力都不够。所以你说的“全世界”大概率是你身边有话语权的,有掌控权、加害权、控制欲的单位领导,近距离的同事,加强家人以及亲属这么几十个人的总和而已。
不得不提出的是,你允许他们在你精神世界占据的比例实在是太大了。同时留给自己的活动空间太小了。出去跟陌生人接触的原则通常要把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打造成“黑箱”。不用说谎,不说,或者尽量少提就是了。如果有想要倾诉的,就判断一下对方有没有可能以任何渠道接触到你的生活和工作领域。如果没有,安全,那就屏蔽掉人名和身份,倾诉一下事件也没什么。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我留意到很多长期被环境压迫和指责的人,会习惯性的在描述中陈述对方正确的方面,掩盖或者忽略对方不合理的地方,而对自己则反过来。这种自我检讨并着力刻画了自己的不是来试图获得原谅的办法是不可取的。大家都是人,又不是导师或者圣人,没有人有义务在别人屏蔽了诸多有用信息的情况下,依然可以通过对方的潜意识渴望去观察到对方隐匿至深又渴望被关怀的心去抚慰的。我们都是普通人,就期待一点儿普通人做得到的事,比如直接诉说理所当然的事,再根据对方的回答来筛选一下人品。或者诉说正常人应该能理解的感情来筛选一下对方的共情状态。
千万记住,任何时候你都是社交的主体,而不是把关系的好坏放任到对方手里。这种没有利益纠葛的纯朋友关系最好保持经济无牵扯。这有利于自己有随时抽身的自由。对方伤害你了,你可以离开,而不必迁就和讨好。然后可能会发现对方更尊重独立自主的你,而不是唯唯诺诺的状态。
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只要走出门去,到了外面的天地,这个世界到处是友善的目光,没有那么多贬低。
一个什么样的人才敢于欺负你?了解了你不会反击,或者没有反击之力的人。所以陌生人直接的初次见面,除了愣头青之外,很少有一见面就有矛盾的成年人。大家都是表面客客气气的,然后彼此试探、摸索、再试探,然后稳定判断,固定接触原则。
在新的团体和环境里,你可以表达自己,感受环境,摸索新的社交模式,或者调整自己的社交策略。
你是灵活的,不必被绑定在某个狭小的区域里,尤其是他们都不喜欢你的情况下。
之前听说过一个“多动症”患儿被小学劝退的事,那位母亲是哭着领着孩子离开学校的。但老师还好,没有只破不立。建议了孩子妈妈可以去学舞蹈或者音乐。到了艺术学校,孩子备受宠爱并且完美融入团体。她们一起围着音响讨论,大家都很开心。艺校的老师告诉家长,那里很多这种普通学校难以适应的孩子,不是她们不好,只是因为她们的身体相当灵动,对乐曲与情绪的感知比普通人敏感很多,以至于没法表现的像寻常孩子一样安静。不是她们有问题,只是她们拥有着另一方面别人无法媲美的天赋而已。
因为来源我不确定这是现实还是故事,但我愿意相信里面说明的道理。
我也曾经有过多年沉寂,感觉非常憋屈的效果。没有人可以沟通,别人讨论的都是肉眼可见的事物和杂乱的生活与抱怨。直到有一天,跟一个同事聊天之后,他很惊讶我的想法,然后告诉我他也经历过这种“找不到同类”的困苦好几年。然后给我提了几个名字,的确都是聊天很有趣的人。他说出“找不到同类”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心豁然开朗。才知道原来不是我的问题,是这个环境里这样的人太少的关系。不过好在还有几个,然后就越来越多。
这种思想上的禁锢被破除以后,我也开始学着用别人的说话方式表达,以及去探讨她们感兴趣的领域。有些时候是需要一些伪装来保证自己的存活空间的。但是也没必要处处事事都伪装,同样是需要可以表现真实自己的领域的。这种对自己生活结构的调整与构建需要用心,需要长期,但是很有效。
所以,希望你也能找到自己舒适的领域,并且乐在其中。别为了身边那一小撮否定的态度就否定自己。他们是真心讨厌,这很重要吗?很多孩子都被父母说过重话,多数在表达的当时也是真心的,但是过了也就过了。饭还是给吃的,学也多数是供满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即便全世界都讨厌我们,那我们也依然可以坚定的站在自己这一边。
如果你心疼那些讨厌你的人,那就先无视他们,然后建设好自己。他们会慢慢改观的,但是你不要抱有期待。因为往往是在你已经不依赖于他们的评价以后,他们才会改观。
如果你讨厌,甚至痛恨那些讨厌你的人,那就自由自在的活下去。“最喜欢看那些人讨厌我又灭不掉我的样子。”这个想法也挺好。
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