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记得啦
先说说,对我来讲,和原则相关的: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 这本书我买了很久,但是当时可能介于各种原因,根本看不懂,所以,我今年再看的时候,感触超级深。
我从不觉得自己没有原则,我只觉得自己是一个体贴的好人。
但是当我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我才发现,我只是自以为是的好人。
其实就是没原则没底线,被人随意揉捏的“软包子”而已。
其次就是 你要么出众要么出局 和 谁的青春不迷茫 这两本书。
说实话,这两本对我来讲,就是让我看到了两个人的坚持和行动。
那些苦和难,无需讲,字里行间也没有痛苦,但是就会让你记得,让你体会。
自己总是会认为自己已经非常非常不容易了,但是当我看他们的时候,我才发现,都是我以为而已。
这个世界,你看不到的角落,总有那么一些人,比你还努力,比你还苦,但是他们却会向着自己想走的路拼命。
反观自己,稍微熬个夜,就需要好好休息一下,忙碌几天,就觉得要放几天假。
结果显而易见,没有坚持,没有执行力和行动力的人生,多半中间会后悔懊恼。
这时,若再不行动,只怕会一直沉浸在痛苦的情绪中。但是,行动起来,就算抓不到当时的“红利”,得不到想象中的成功,起码不会一直痛苦。
怨天尤人,毫无意义。

而这本 别做那只迷途的候鸟 让我看到了,或者让我第一次接触到,职业和工作的区别。
我第一次好好的去回看自己来时的路,都是为了搞钱而去做的工作,根本没有所谓的职业规划,未来的努力方向。
所以啊,一到三十往上,尤其是这两年的大裁员环境,会让我格外焦虑。
甚至一度觉得自己去扫大街都没有人要,因为不够专业,眼里也不够有活。
时长痛苦而迷茫。
但是当我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我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狭隘。
我只是痛苦,就算思想上知道自己要行动,却从未开始行动,所以痛苦一直存在。
而这本书,真的有一种让我醍醐灌顶的感觉。
我开始规划自己的人生,就算,前半场已经破破烂烂了,我也希望,下半场可以让自己开心的走完。
最起码,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

紧接着,又看了 断舍离 。
怎么说呢,我之前在书店上过一段时间的班,那个时候这本书特别火,我一点想看的欲望都没有,甚至只看书名就下了定义:又是一本家务整理书。
而这次,是我主动从朋友那里借来的。
我有些好奇,这本书里讲了什么。
现在,我感谢自己的好奇。
这本书对我来说,让我更好的梳理了我自己的上半场。
说个题外话:我甚至有很多衣服已经买了十多年了,我不穿,就是放着。而现在,依旧沾沾新。
当我看完这本书的时候,尤其是这本书里的很多内容,我都觉得就是在说我自己。
我囤了太多的东西了。
但是,购买的欲望依旧存在。
我不知道为什么。
甚至,很多时候,我都觉得我只是做了大家都在做的事情,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舍不得丢,而又没有用的东西呢?
这本书告诉了我答案:对当下的自己,最重要的东西。
我的很多东西,都是对“过去”的我来说很重要,但是对于当下的我来说,无法使用,不会使用,却又不舍得丢弃。
放置=垃圾。
不被使用,有什么用呢?
我甚至有点理解二手网站的存在了。
在这个物欲过于丰富的时代,真的太容易买一些没有什么用的东西回家,但是不使用。
从这里开始,我开始关注当下的我自己,关注自己的想法,关注物品的使用程度。
而在我不断收拾“家务”的同时,我看了这本武志红老师的 身体知道答案 。
说实话,我真的觉得我的阅读,让我阶梯型成长。
而这本书,让我结合了之前的 断舍离 ,更加关注当下的自己。
不忽视自己的想法,聚焦自己,和自己的身体建立了更好的连接。
我非常感谢之前的自己。
如果不是之前的自己喜欢囤书,我甚至不知道这些书对我的帮助会有这么的大。
潜意识=内心真正的想法, 真的是非常容易忽视,却又不能忽视的一个重中之重。
而我现在,正在继续读武志红老师的图书。
聚焦自己,真的是一个非常非常对自己有帮助的成长。
分享一下,希望对想要改变自己,还没又开始行动的你有所帮助呀|ू・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