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从科学到哲学,打开人类认知的真相!
——罗伯特.赖特《为什么佛学是真的》读书笔记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佛学好像是消极和迷信。
2018年年底,老何在万维刚的精英日课中第一次学习了罗伯特.赖特的《为什么佛学是真的》,作者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去认识和思考佛学的哲学思想,该书给老何的三观带来极大的震撼和冲击,让我们普通人能够深入浅出地学习和了解佛学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原理,如:苦、无常,无我,缘起性空等等。可以说是老何学习佛学的真正入门课程,也可以让我们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面对和思考人生!
今天,老何很高兴地发现罗伯特.赖特《为什么佛学是真的》中文版已经正式出版,中文书名为:洞见:从科学到哲学,打开人类认知的真相!

近年来老何阅读过并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书包括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罗伯特.赖特的《为什么佛学是真的》,费勇的《佛学修心课》,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心流》和马丁.赛利格曼的《真实的幸福》。其中,罗伯特.赖特的《为什么佛学是真的》真的非常值得对佛学有兴趣的朋友认真学习和思考!
《洞见:从科学到哲学,打开人类认知的真相》(为什么佛学是真的)是一本引人深思的书籍,作者通过探讨人类认知的各个方面,展示了科学与哲学之间的紧密联系。
作者介绍:
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知名神经科学家和佛教研究者罗杰·布朗。他拥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生物学博士学位,并在那里担任过神经生物学讲师。他对佛教有深入的研究,并与著名的藏传佛教上师进行过深入的交谈。他的研究领域包括意识、佛教心理学和科学哲学等方面。
一、科学的认知:
本书首先从科学的角度探讨了人类的认知过程。作者通过介绍大脑神经元的活动,解释了我们的感知、情感和意识是如何产生的。他指出,人类的认知并非完全由大脑控制,而是与我们的身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哲学的认知:
在科学的认知基础上,作者进一步从哲学的角度探讨了人类的认知。他引用了许多古代和现代哲学家的观点,解释了人类对现实的理解是如何受到文化、语言和信仰的影响的。作者认为,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人类认知的本质,并提供一种超越自我和世界的新视角。
三、佛教的认知:
本书的主题是佛教的认知。作者详细介绍了佛教对人类认知的观点,包括轮回、业力、禅定和涅槃等方面的解释。他认为,佛教提供了一种超越二元对立和自我执着的认知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
四、打开人类认知的真相:
最后,作者总结了本书的主要观点,并强调了科学与哲学之间的联系。他认为,只有通过科学与哲学的结合,我们才能更全面地理解人类认知的真相。同时,他也指出,这种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问题,实现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五、对人类认知真相的重要意义:
《洞见:从科学到哲学,打开人类认知的真相》对人类认知真相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我们的存在和现实。通过科学的神经生物学研究,我们了解到大脑是如何产生意识和感知的,这为我们理解人类认知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而通过哲学的思考和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类对现实的理解是如何受到文化、语言和信仰的影响的。最后,通过佛教的认知方式,我们可以超越自我和世界的二元对立,达到一种更高层次的内心平静和自由。
结论:
《洞见:从科学到哲学,打开人类认知的真相》是一本极具启发性的书籍,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人类认知的真相。作者罗杰·布朗凭借其深厚的科学和哲学背景,以及对佛教的深入了解和研究,成功地将这些领域的知识结合起来,为我们揭示了人类认知的本质和真相。这本书不仅对学者和研究人员有很高的价值,也对广大读者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实现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佛教居然是科学?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这样告诉你
下文来源:温书而知新
这本《洞见》是朋友推荐我看的。他当时告诉我的原话是:这是一本讲佛学的奇书。于是我信了。等我看完之后才发现,与其说这是一本作者阐述佛学的书,倒不如说这是一本作者用科学的方法来解释了佛教中的一些概念。
作者罗伯特·赖特是普林斯顿大学进化心理学的教授,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智囊,全球百位最具影响力思想家之一。他关于科学和哲学的文章曾多次获国家期刊奖。
这样一个看起来十分理性的人物居然会去阐述佛学,听起来十分不可思议。在我们的印象中,佛教代表的唯心主义和科学代表的唯物主义完全就是哲学中对立的存在。
实际上看了这本《洞见》之后我发现,西方人对于佛学的定义和东方人对于佛学的定义完全是不一样的。
西方人对于佛学的印象更多的在于冥想,淡泊的思想理论,而东方人对于佛学的理解更在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甚至关于轮回转世的一些宿命理论。
这就是为什么佛学在西方人看来是属于一种哲学,而在东方人看来这是一种信仰。因为双方的人立脚点本就不同。
罗伯特·赖特在本书的开头就阐述了关于信仰流派的产生。当一位伟人产生出了一些高于周边普遍人的思想之后,他为了向身边普通的人普及他的这种思想,于是就结合了一些当地的风情、寓言小故事来进行传播。传播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学院、寺庙,传播的书面材料等等。这些有的就形成了宗教,有的就形成了哲学。
这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想法。我们也可以把这套理论套在儒家学派上面。
每一种流派或者宗教在长时间的传播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糟粕,慢慢的这些糟粕可能会替代理论精华的部分。比如说人们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种今世的罪孽会带到下一世,或者这辈子行善,下辈子就能投一个好胎。这种充满欲望的想法本身就是与佛教的淡泊相违背,但是这种想法却是极其利于传播的。于是在种种巧合、种种原因之下形成了我们东方人眼中的佛教。
而西方人可能是流行天主教、基督教,所以对于佛法可以辩证地看待。罗伯特·赖特就可以非常理性地从哲学的角度来剖析佛学中的一些思想。
你看到最后,你会发现这还是一本科学的普及书啊。作者罗伯特·赖特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结合了佛教中的一些理论,科普了大脑的运作方式,而这些运作方式和佛教中的一些理论正好是相契合的。就是让我们知道了为什么欲望是人类的终极追求,因为这就是自然界为我们人类做的设计。而佛学在某些程度上其实是人类的理性在抑制人类的欲望。这也是人类的精神高于人类的本能的一种展现。
从这个角度来说,科学和佛教是可以互相补完的。而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对立。
这是一本特别有趣的书,就是略微有点费脑子,但是作者的理论非常有趣,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