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个回答

财政部表示「中美两个工作组的第四次会议拟于 4 月中旬举行」,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9个点赞 👍

随着时间的发展,事态的演进,国内“投降派”和“速胜派”都在减少

这两种声音在一定程度上的减少,反映了中国社会在应对中美贸易战过程中的心态变化和认识深化。

一、“投降派”的减少:

  1. 对贸易战本质的认识深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中美贸易战的本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意识到,这场贸易战不仅仅是经济利益的争夺,更是种族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博弈。在这种认识下,“投降”不再是一个可选项。赵长鹏真的信了投降输一半,但是结果如何呢。
  2. 国际形式的变化,使得信心提升:俄罗斯被制裁到破纪录,也没耽误经济增长、就业火热。美国吹的再神,一样拿胡塞武装的拖鞋军没办法,信心都是同行衬托出来的。
  3. 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民众的民族自信心也在不断增强。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在面对外部压力时,坚持自主发展和维护国家利益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投降派”的声音逐渐减弱。

二、“速胜派”的减少:

  1. 对国际形势的理性判断:人们开始更加理性地看待国际形势和中美关系吗,意识到,中美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长期的、复杂的,不可能通过一次贸易战就彻底解决。
  2. 认识到贸易战的复杂性:随着贸易战的深入进行,人们逐渐认识到这不是一场可以迅速取得胜利的战争。贸易战涉及到多个领域和层面,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坚持。
  3. 关注长期发展和战略利益:越来多的人开始更加关注中国的长期发展和战略利益。逐步认识到,在应对中美贸易战时,需要综合考虑国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而不是仅仅追求短期的胜利。

我们主张为着争取最后胜利所必要的一切条件而努力,条件多具备一分,早具备一日,胜利的把握就多一分,胜利的时间就早一日

过去如果耶伦这种“经济专家”,说出来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国内不得铺天盖地的反思。

中国的风险在于内部,如果内部不能解决,美国肯定落井下石;如果内部没有问题,美国也无懈可击。只要中国在产业链上继续攀升,只要购买力平价(PPP)后的经济继续向前,时间永远站在中国这边。

至于外部,现在面对美国的各种扣帽子、各种威胁、各种唱衰,说好听一点就是习惯了,说难听点就是麻木了。经济上先把俄罗斯制裁垮了,再来吓唬我们;军事上先把拖鞋军打服了,再来威胁我们。

剩下的就是,按部就班的,见招拆招,努力营造一个对世界经济负责,乐于开放合作的国际形象。

在这个过程中,美国不是对手,只是舞台

发布于 2024-04-08 20:38・IP 属地上海
李石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