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个回答

写网文怎么顺其自然地引出一个人物的名字?

TAKLA
4个点赞 👍

写文一定要记住对读者是爹,大多数时候,直接点名就好,别让爹太累。

很多创作新手刚入门都会陷入一个泥潭,他们自己浑然不知的泥潭,那就是:

他们不是在写小说,而是在写电影。

他们过于依赖于将自己构建的人物故事先以画面的形式在脑海中播映,最后用文字描述下来的记叙方式。

这是典型的拿文字之短,攻电影之长,大可不必。

我来做个示范。

1

天色已晚,有汽笛轰鸣传来,一列火车到站,一名高瘦的中年拖着行李箱下了车厢,朝着出站口不断张望。

出站口人山人海,其中,有一女人看见了那高瘦中年,欣喜地喊了出来。

"阿强!阿强!我在这!"同时她招了招手。

名为阿强的男人顺着声音看去,看见了那人,也笑了笑,随后走了过去。

"阿珍,好久不见。"

名为阿珍的女人说道,"可不是嘛,这都多少年了。"

↑↑↑↑↑这是写电影

2

黄昏的火车站依然繁忙无比。

伴随着汽笛的轰鸣,列车到了站,李强拖着行李箱,走向了人头攒动的出站口。

"阿强!阿强!我在这!",人群中,有女人喊出了声。

听见呼喊,李强看向那人,笑了笑。

那是刘珍,是他的旧友。

随后他几步走了过去。

"阿珍,好久不见。"

"可不是嘛,这都多少年了。"刘珍回道。

↑↑↑↑↑这是写小说。

——————

不论影视还是小说,本质都是讲故事,有非常多的互通和互补之处。

小说的大多数时候也确实是在写画面,影视也经常需要贴文字来打补丁。

特别是开局介绍时间地点人物背景的时候。

比如我拍狄仁杰,上来第一个画面是宫廷的远景,我打个"唐·贞观三年"的字幕,这是时间背景。

第二个画面是内阁中的争吵,一名身着官服的中年男人出现,我在这里打个字幕:"宰相张柬之"。这是出场人物的身份。

还有上帝视角的旁白,其实本质也是影视里插文字。

比如最经典的三国开头,"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这段文是原著直接拷贝进影视剧的开头做旁白。

视频的长处在于能提供视听,文字的长处在于能提供引导和遐想。

比如上面我做的示范,我是文字作者,我直接点明他叫李强她叫刘珍就好了。

通过"阿强""阿珍"这样亲昵的称呼,就可以马上给读者联想——这两家伙是有一腿的。

这就是文字的长处。

最后,什么时候我们需要用间接引导来阐述一个角色身份呢?

我举个例子,装杯的时候。

示范1:炎之斩龙者芬格尔一记暝杀炎魔刀砍断了高架桥,众人一阵惊呼。

改为:男子挥动布满火焰的长刀,一击砍断了高架桥。众人一阵惊呼,"那是……暝杀炎魔刀!""所以那是炎之斩龙者芬格尔!"

示范2:恕瑞玛的皇帝阿克西三世走进了殿堂,人们一一下跪。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改为:一名华服男子走进殿堂,殿堂里的人们看见了来者,一一下跪。"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原来来者正是恕瑞玛的皇帝——阿克西三世。

如果拍影视,画面没有任何区别。

但在文字上。

从"皇帝进殿,人们下跪。"改为"人们下跪,因为来者是皇帝。"

这样重心和逼格就更靠在皇帝身上了。

编辑于 2024-04-09 19:58・IP 属地西班牙
鹿失原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