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表对刘备的态度有二个转折。
最初,是刘备投刘表,刘表非常高兴,用刘备屯新野,作为荆州北方的屏障。
转折,是这次:
刘表使刘备北侵,至叶,太祖遣典从夏侯惇拒之。
叶县在南阳郡的北端,过叶县就侵入豫州,迫近许昌。刘表忌惮刘备,舍刘备得人心外,主要是刘备的战力在荆州诸将之上。支持刘备北伐,很容易与曹操决战,这不符合刘表的利益,也很容易让刘备通过军功增加威望,有凌驾于刘表之上的风险。
另一个转折在刘表病笃期间:
英雄记曰:表病,上备领荆州刺史。
魏书曰:表病笃,讬国於备,顾谓曰:"我儿不才,而诸将并零落,我死之后,卿便摄荆州。"备曰:"诸子自贤,君其忧病。"或劝备宜从表言,备曰:"此人待我厚,今从其言,人必以我为薄,所不忍也。
这一时期北方已经完成统一,刘表为子孙计,要考虑守住荆州基业的问题。而刘表集团诸将零落,缺少能撑住荆州的人物,蒯、韩等荆州地区名望甚高的官僚集团也主张降曹。刘表健康时,也就是能压制这群官僚而已,并不能改变官僚上层归顺朝廷的政治倾向。现在自己眼看活不了多久,那荆州基业谁来守护,谁来抵抗曹操?
坚决抗曹,又有人望支持,同时具备相当战斗力的人只有刘备,因此刘表阴御刘备到最终,也要启用刘备。他让刘备迁到樊城屯驻,用刘备辅佐刘琮,这个意思是很明确的。杯具在与,刘表去世后,刘琮瞒着刘备秘密降曹,于是刘表的托付也成了镜花水月,荆州局势迅速崩坏。
刘表对刘备的态度本来就是既用又防,谈不上变化,而是局势让刘表没有其它选择,依据形势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决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