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了一些高赞的回答,基本一点专业性都没有,还停留在“慈善基金会避税”的低层次上。看来知乎里的人虽自称人均千万,但真懂财经的很少。
首先,欧美大部分信托都是家族信托,沃尔顿家族(沃尔玛),阿尔诺家族(法国),盖茨的主要财富,成立的都是家族信托办而不是慈善基金会。慈善基金会的钱不属于捐赠人,丧失了任何所有权。家族信托办的钱始终在家族手中,按照家族的意志进行管理。至于有人说的洪晃那种情况(钱被信托败光了),那是投资型信托,投资型信托回报高风险大,洪晃签的时候就知道这点,她自己愿赌服输,不会少见多怪。就好比你买了股票基金赔光了,怪谁?不怪自己吗?你为了追逐高额利润,就要冒险。自始至终,没有人A你的钱,你要安全就可以办保值型信托。
简单说,西方的富豪为了给后代传承财富。一定是办家族信托而不是中国人想当然的“慈善基金”,因为慈善基金意味着这些钱彻底脱离了捐赠者,并无“避税功能”(钱都不是自己的了,避哪门子税),只有有限的管理权,富豪后代最多报个餐费、机票、住宿什么的(还得是管理慈善基金履职时发生的费用),富豪捐出几十、几百亿,就为这三瓜两枣?几百亿家财捐出去做慈善基金就图能报个机票和盒饭?富豪后代就是报销到地球毁灭,也报销不到捐出去的款项的万分之一。
如果你还不能理解,看看中国的富豪就知道了,贝壳老板左晖逝世后,几乎所有的股票和财富都进了家族办;龙湖集团的女老板吴亚军年轻力壮,已经为自己的独生女儿办理了家族信托(内含吴自己的大部分股票和现金财富)。没有哪个中国老板成立押上自己主要身家的慈善基金会,如果真能“避税”,中国富豪早就押上全部身家做“慈善基金会”了。同样,如果家族信托真的会“毁财”,那左晖、吴亚军这种人精也不会成立家族信托办。
所以,懂点财经知识都知道,慈善基金是真的捐赠,而不是弱智阴谋论所说的“避税”,真要把财富留给后人的,做的都是家族信托而不是慈善信托。沃尔玛家族、阿尔诺家族、默多克家族,那些没成立大规模慈善基金的富豪,成立的全部是家族信托。如果慈善基金能避税,巴菲特干嘛还要拿出5%进家族信托,100%放在慈善基金会一起“避税”不是更好吗?
所以,对信托,要明白以下几个简单道理:家族信托才是“保财增财传承财富”的,慈善基金会是“散财”的。(所谓的“避税”,是说钱投给了慈善,对慈善事业免税。好比你捐二百万给学生做营养早餐,政府对这二百万免税,而不是我国阴谋论青年理解的那样,二百万退还给捐赠者而捐赠者不用交税)。
然后家族信托又分两种:投资型和保值型,前者会做风险投资,后者约定固定回报。选择第一种,和购买股票基金差不多(只不过家族信托有专人服务,相当于吃小灶,咱买股票基金相当于合在一起吃大食堂),风险自负;第二种固定回报,和存银行差不多,好处在于财富家族的创业者可以约定给付条件,防止后人迅速败家。
最后,成立慈善基金的富豪,也还会成立家族信托,正如我前面所言,慈善基金会的钱完全脱离了富豪,即使是巴菲特这样的人,思考再三后,也忍不住为后人留下一点“后手”——家族信托。家族信托的钱完全由巴菲特规划,都会落在后代手中,只有“家族信托”里的钱可以让巴菲特的后代依然保有富裕生活。如果靠在慈善基金里搞点报销,最多是中产阶级的生活。有了这5%的家族信托,巴菲特的后人甚至可以宣布自己只做义务管理,完全放弃在慈善基金的报酬和报销。
PS:那些在回答里说什么“家族信托毁财”、“慈善基金避税保财”的,你若以这种认知去给富豪宣讲家族信托和理财,富豪会忍不住当场把你“打死”的,要不然就会当场被你“气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