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个回答

孩子的坚持是逼出来的吗?

养育男孩
3个点赞 👍

绝对不是。成就感是坚持的源头活水。所以让孩子获得成就感,持续不断地获得成就感。

做作业由易到难,先把容易的题做完,难题不要恋战,有时间了可以去琢磨一下难题,没时间就算了。可以每天找一道觉得不算难,但又不十分容易,需要思考才能做出来的题目去琢磨,这种题属于最近发展区的题,琢磨出来的可能性极大,最易给孩子带来成就感。

每一项技能要想让孩子真正运用自如都需要一个不断练习的过程,孩子平时做作业习惯于在一个时间把一项作业做到完美才算把这项作业完成,才愿意停止。所以一时之间要他把容易题先做了,难题空着,孩子不一定能做到,孩子们的思维定势里只有完成任务,意思就是把所有题目都完成了才是好孩子,做得快而且有遗漏就是不够努力不够上进不够用心不够好的孩子,所以孩子们长期以来才养成了一种习惯,碰到难题就恋战。恋战的结果就是想了一会儿就开小差儿走神跑掉了,结果难的没想出来,容易的也没做。结果就是被家长和老师骂作不上进,不用心,故意拖拉磨磨唧唧,而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的,结果孩子也误以为自己就是如此——拖拉磨蹭慢不上进不用心,孩子认为自己就有此特点。于是孩子就真的变成了这样的孩子——恶性循环就开始了。

恋战是每个人都会会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当人沉浸在作业中或管孩子中,身在其中不易抽身,我们长期以来习惯性以为只有把眼前的这个题做完美了,只有把眼前的这个时刻逼孩子做好了学会了,下一刻孩子才可能会有好的状态或好的成果出现。如果眼前没有把此题做好,把孩子逼会逼出好结果,下一刻就要转向另一个极端——放弃学习或放弃引导管理孩子,因为此刻不完美好像就证明此路不通,需要改换另一个极端——放弃。这种标准的二元对立思想在思维定势和行为习惯上已经根深蒂固,目前目标没达成,下一秒就自我灾难化的意识流充斥着占据了整个大脑,所以让人一直在完美和摆烂两个极端之间不停地摇摆,造成人不能心平气和地以中正状态面对生活。

逼孩子也就是大人在特别难的题目上,目前自己还解决不好的问题上恋战。所以不如不恋战,去寻找更适合的方法。

发布于 2024-04-08 09:22・IP 属地河南
自在孙行者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