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凡事有度,起初孩子面对不熟悉或困难的任务时,孩子有畏难情绪的时候,可能想逃避,这个时候,我觉得还是需要家长耐心引导,逼一把孩子的。举例来说,我儿子胆小,怕水,不想学游泳。为了让他学习,我跟他说“妈妈也不会游泳,小时候也没有这样的条件,没钱报兴趣班。现在我也想学,我们让教练教我们两个,好不好?我们一起学。”儿子同意了,但上了两次课,他又打起了退堂鼓,因为呛水了,害怕。不想上了。这个时候,我跟孩子商量,我们再坚持一下,安排教练的要求去做,自己感觉控制不住要呛水的时候,就起身抬头,停下来,转换下呼吸方式,调整下再继续游。等我们把这点课包上完,我们就不上了。沟通完以后,又上了3节课,儿子适应了,跟我说好像没那么可怕,主动要给爸爸展示。现在已经学会了游泳。
我觉得当孩子第一次提出来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原因,先鼓励孩子,尝试跟孩子再坚持一段时间,可以做个约定,比如一个月。一个月以后,如果孩子还是不喜欢,没有兴趣,我觉得再放弃也不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孩子擅长的领域也不尽相同。但我们需要培养孩子的逆商,不要面对一点挫折或困难就选择逃避,就退缩,可以适当的逼一把,但不要逼得太紧太厉害了,引起孩子的反抗或者抑郁,就得不偿失了。
发布于 2024-04-09 09:54・IP 属地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