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个回答

孩子的坚持是逼出来的吗?

养育男孩
5个点赞 👍

这里的“逼”的主要意思是“逼迫,强迫”,就是给孩子施加压力或使用家长的权威让孩子做事情。

所以,我认为,孩子的坚持不是逼出来的,我相信即使逼迫也逼不出来,能逼出来的可能是极少数。

关于培养孩子兴趣爱好的意义,我相信大多数家长都可以达成共识的。让孩子在兴趣和坚持之间达到统一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

在兴趣学习过程中,当孩子不能继续坚持或者遇到困难时,作为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把兴趣继续坚持下去呢?

1、当孩子有畏难情绪时,父母的态度很重要。

可能在大多数家长看来,在困难面前,不能让孩子轻易放弃,否则孩子会一次退缩,次次退缩,因而会要求孩子坚持,甚至强迫孩子完成应该做的事情。这样做的结果通常是:原本在困难面前不自信的孩子,可能会更加害怕困难,更加的不自信,这样做可能是适得其反了。

孩子可能不愿意再学习或训练,甚至还会开始讨厌大人。很多家庭中的亲子关系不和谐的原因就在这里。

所以,父母需要理解和接纳孩子的畏难情绪,父母应该耐心倾听孩子的感受,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让孩子感到被关心和支持。

2、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一定要有耐心。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可以跟孩子聊聊:你现在是怎么看待练琴这件事的?你是不是不想让妈妈生气才勉强坚持的? 练琴的时候什么时候最开心? 什么让你很讨厌?最近遇到了什么困难吗?

父母有时还要主动跟孩子表达:爸爸妈妈是能够理解练琴这件事是很枯燥的,并且经常遇到困难。

对一件事情保持长久的兴趣是不容易的,能否保持兴趣取决于遇到困难时,能否顺利的克服困难。如果困难难以克服,那么孩子出现兴趣下降的情况是很正常的。

当我们发现孩子出现兴趣下降的表现时,我们应该思考:是否课程的难度变大了, 孩子没法适应?如果是,那就需要做出调整,适当的降低难度。

如果仅仅是学习过程枯燥导致孩子兴趣下降,那就要在练习的过程中讲究方式和方法,可以增加一些有趣的环节,或者增加一些有效激励措施。

3、父母要多理解孩子,适当的换位思考。

很多孩子兴趣学习不能坚持,都是因为在孩子产生畏难情绪的时候,家长和老师没有了解清楚情况并理解孩子;或者是他们帮助孩子的方法不对,让孩子觉得被纠错过多而丧失了信心。

因此,我们不妨把精力放在问题解决和情绪接纳上。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要接纳孩子当下的情绪,要鼓励孩子讲出自己的困难,有时候,可能是因为老师或家长的一句话,问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

对于12岁以下的孩子,意志力相对薄弱,自制力也不够,很多事情都需要家长陪伴。陪伴不是简单的陪着,还要在适当的时候给予赞美,必要的鼓励,温柔的安慰以及有效的督促。

如果孩子想让你陪着, 我建议你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因为这对他们的坚持是很有帮助的。

4、帮助孩子保持兴趣是父母的责任。

在通常情况下,孩子对某件事情产生兴趣是自发的,但是如何帮孩子保持兴趣却是父母的责任。

如果父母能帮助孩子解决困难是最好的,如果不能,至少不能“好心办坏事”。

因此,父母应该梳理好自己的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态。

当父母对孩子有更多的理解和宽容,来自父母的鼓励,父母的帮助,以及父母风雨兼程地接送孩子,都会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温暖和力量。

这样的话,孩子就更有可能坚持兴趣练习了。

编辑于 2024-04-09 07:31・IP 属地陕西
养育男孩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