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个回答

孩子的坚持是逼出来的吗?

养育男孩
3个点赞 👍

孩子的坚持是逼出来的吗? 答案是肯定的,威逼利诱,无所不能用尽办法!

在孩子兴趣学习的过程中,当孩子面对比较熟悉或相对容易的事情时,自己还能坚持学习和练习,但是当面对不熟悉或困难的任务时,就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然后就开始逃避,作为家长,这个时候是否要逼孩子呢?心里畏难是很正常的事情,对孩子来说,一个陌生的事物或者陌生的环境,孩子有退缩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有很多的人说,自己家的孩子就是不怕,那是因为你平常刻意练习的次数比较多,让孩子对于环境了一定的适应能力,孩子的成长比作爬一座山,想要站在山顶看风景的人很多,但是能够登顶的人不多,这个是为什么呢?

相信每位家长都认可坚持的重要性,然而我们自己要坚持下来就已经很困难,更别说培养孩子持之以恒了。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今天的推送我们来谈谈关于坚持的真相和具体方法。分享内容来自一位有四十年经验的认知教育专家——Nancy老师,她将与各位家长分享家庭认知教育的要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家庭认知教育专家分享

Nancy老师,韩杨郁文,英语教学专业留美学者,曾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台湾中央大学等特聘讲师。Nancy老师致力于幼儿英语教育,也是一名拥有四十年经验的认知教育专家,还是一位母亲、一位奶奶。(文章来源于作者)

父母能够有意义、有目标地生活非常重要,那会变成孩子的力量。
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榜样。 当我们在坚持自己人生的时候,也是在给孩子最好的榜样 。

一、坚持的四个真相

坚持的真相一:坚持是当恶人

我们人类的本性就是爱自由,不愿意受限制,小孩子更是如此。

所以,要管住孩子的任性和放纵,是一条非常不易的坚持之路!

在这条路上,需要的不只是勤奋和毅力,更要求身为父母的你,继续当恶人。

之前我们说过,陪伴是爱的柔软面,那坚持就是爱的严厉面。

家长其实非常明白,如果让孩子任意妄为,最后承受苦果的人,是我们自己。 为了孩子未来能够适应社会,我们有时不得不摆起恶人的面孔。

夫妻之间,谁是那个坚持管教孩子的角色,谁就显得凶恶。 长久下来,自己都不喜欢自己了。

于是我们一边坚持着管教,一边质疑自己,厌恶自己。

如果另一半还不支持,扮黑脸的自己就更觉得挫折,最后干脆放弃,选择做个“好人”。 做好人真的比较容易。

认为自己是面目可憎的恶人,往往就是我们坚持不下去的原因之一。

试问家长,如果没有坚持,对孩子的影响是什么呢?

也许孩子会觉得坚持不重要。如果结果是这样的话,你的感觉又如何呢?

坚持的真相二:坚持在逆境中发生

坚持是什么?

是在较长的时间里,朝着设定的目标,连续的,自觉的行动,是在遇到困难和逆境的时候,仍然朝着目标前进,提升自己,提升孩子,坚持超越困难。

所以顺境无所谓坚持。坚持在逆境当中发生,本身就是困难且挣扎的。

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往往会很直接地表达情绪,比如大哭一场。这时候家长会心疼,觉得孩子过不去这个坎儿了,坚持不下来了。

不要小看孩子,孩子常常有办法克服困难。

真正的问题在于父母的心疼和放弃 。

家长带孩子学英文课时,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孩子在学英文的时候,一定会碰到困难,没有困难就表示没有超越。

但好些家长看到孩子哭,心里就七上八下,觉得坚持不下来了。

其实这个时候真正坚持不了的,很可能是父母。

坚持下去的家长常常会发现,孩子大哭只是要发泄一下情绪,惨兮兮地哭喊着“我不可能学会的”,哭完了,情绪没了,还会继续学习。

克服难关以后,孩子还挺高兴。

所以碰到下一个难关,孩子又哭,父母就没那么紧张了。

这是孩子的过程。

再碰到困难,父母有了同理心,也会提供一点解决的方法,或者参考老师的建议,让孩子休息一下,或者换个方式,但仍然在继续学习。

最妙的是,家长会开始发现,孩子有时候很擅长自己解决困难。

其实孩子自己有无数的解决方法,大人到底要不要帮他们坚持呢?

逆境当中的坚持也是一体两面的。

宇宙法则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瓜跟种豆的过程,并不轻松。

顺境里收获的果实总感觉没那么甜美,因为你忘了。

但在逆境里得到的成果和回报,会给我们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克服困难之后的喜悦也格外强烈 。

坚持的真相三:坚持是要舍得孩子受罪

你舍得让孩子受罪吗?

上周我看到一个视频,内容是孩子不想去幼儿园,妈妈决定陪他捡一天的垃圾。

这位妈妈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因为她要让孩子体会金钱的价值,赚钱的不易,她舍得让孩子体验人生的现实面,舍得让孩子劳苦。

我也是个舍得让孩子受罪的家长。

我的小孙女不想上幼儿园。

我跟小孙女说,早上8点大家都出门工作,姐姐也按时去学校,如果你不想去学校,就站在奶奶家门口,等着大家下午4点回家。

其实我儿子跟我儿媳妇也苦口婆心地劝我的小孙女上幼儿园,但我跟他们的差别是,我舍得把小孙女赶出家门,他们不舍得,只用嘴巴拼命讲道理,抵不住小女儿的眼泪汪汪。

我想我大概年纪大了,生活经验告诉我,舍得让孩子受点罪,是在建立她面对人生的第一步,这也是人生的现实面。

让孩子受点委屈或感觉到一点不舒服,也是在建立抗压能力。

虽说倾向放纵,能赖就赖,能拖就拖,是人之常情。

但是我们也最清楚宇宙法则。

今天的辛苦和努力不一定等同日后的回报,但是只图一时舒服,日后是没有回报的 。

坚持的真相四:坚持来自于看清目标

坚持其实还有一个面相,就是来自于看见。

看见什么?

看见目标,看见为什么需要这样做。

看得越清楚,就越能够坚持下来。

如果浑浑噩噩,不知道为什么而努力,每天都会很辛苦。就算每天衣食无忧,你也是没有活力的。

生活有目标,知道为谁打拼,为何努力,才会有干劲地活着。

未来考试也好,工作也好,都离不开语文、数学、英语等基本学科。 我们的孩子现在一点一滴的坚持,目标是为了将来可以顺利一些,少花些时间精力。 现在不重视点滴积累,日后可能就很辛苦了。

二、坚持的五个方法

讲了很多坚持的真相,当然也要提供家长一些坚持的方法。

方法一:缓和自己的心理压力

首先你要知道,你是孩子的伴侣,是陪伴者,不是神。

随着孩子成长,家长会渐渐成为孩子的朋友,不要把自己当做神,企图解决孩子所有的问题。

很多答案你是不知道的。

不知道就说不知道,跟孩子一起找答案。

方法二:要孩子负起自己的责任



孩子负起自己的责任,才不会理所当然地,把生命失败的责任放在你身上。

简单的说,孩子大了,书包就得自己背,鞋子就得自己穿。功课没做,就得自己扛老师的骂。

我们爱孩子,但是他的人生迟早得自己过,我们没有办法帮他背负一辈子的责任,不是吗?

早一点让孩子看清自己的责任是非常重要的。

从生活中一点一滴让他看见,这样他才能够好好打理他自己的人生。

认知教育的重点之一,就是引导孩子负起学习的责任,使他自己做。而认知教学的步骤,就是一步一步,引导孩子自己负责任的去学。

方法三:相信自己对孩子的直觉

我们始终陪伴、观察着自己的孩子,对孩子一定是有直觉的,要相信自己。

我们不断加强观察能力,就越来越能够看到孩子的能力,也就越来越能够帮他坚持下去。

为什么呢? 因为一旦看到了眼前这个小家伙的潜能,身为父母的你,怎么可能舍得不好好培养他呢?

四、学会张弛有度

我用一个小学员的故事来说明吧。

我们的小学员嘀嘀,他的妈妈最近发现,只要她要求嘀嘀去刷牙,嘀嘀就不愿意。

妈妈想,是不是因为孩子长大了,想要自己决定事情,包括刷牙洗脸这些,不喜欢妈妈在那一直唠叨呢?

所以妈妈就决定放松,把主权交给嘀嘀,而不是立刻开骂。

结果嘀嘀自己就去刷牙了。

为什么嘀嘀还是会去刷牙呢?

因为过去的教导。

嘀嘀一定知道不刷牙的后果他得自己承担,他知道牙齿坏了痛的人是谁 。

为了孩子好,有的时候我们得当坏人,坚持原则,这个就是紧。

特别是孩子年纪小的时候,心理上非常依赖家长,在这个阶段帮孩子养成、坚持好习惯,就算你很严格甚至脸色难看,孩子基本上也会服从。

可是当孩子越来越大,他的自我意识越来越需要被尊重,就不再那么能够接受这种方式的命令和监督了。

这个时候家长就要懂得放松,因为即使你放松了,孩子已经习惯成自然,仍然会保持好习惯的。



方法五:坚持自己的人生

为人父母,我们自己的人生是有甜有苦的,碰到甜的时候开心,碰到苦的时候我们就熬过去,也就是坚持过去。

我们都在坚持我们的人生,对不对?

接下来我要分享的故事,就是告诉大家,我们好好过自己的人生,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我小儿子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有一天他逃学了。

那天早上他出门的时候,我心里就有点忐忑不安。

于是九、十点钟我打电话到学校,发现他没有去学校。

我也不知道他在哪里,不知道去什么地方找他,心里非常着急。

后来我想了一下,决定不动声色,于是找其他老师代我班,下午我就专程在家里等着他放学。

放学时间到,还好他回家了。他看见我坐在客厅里,吓了一跳,因为他知道这个时间我应该是不在家的。

我问他,你今天去学校上课了吗?

他又吓了一跳。

我说,妈妈打过电话,知道你没去学校。

他于是承认了。

我没有骂他,我也逃学过。

我只是问他,学校里面有什么问题吗?他说没有。

孩子不讲话,我也没办法,只好跟他闲聊。我需要发现问题。

在聊的过程中,他突然说,妈妈,你快乐吗?我不快乐。

我很惊讶,问他,你为什么不快乐?

他说,我快乐不起来,我觉得人生没有什么快乐的事。

我当场语塞,不知道如何回答。我的确不知道怎样让他快乐。

他已经12岁了,我总不能天天让他度假,或者每天待在家里玩吧。

于是我诚实地说,妈妈真的不知道怎么样让你快乐,我只能够让我自己快乐。

听起来好像有点残忍,可这确实是实话。

儿子接着问我,妈妈,你为什么快乐?

我说,我有我自己喜欢做的事,就是教书,教学生让我很快乐。

他说,你能找到让你自己快乐的事真好,可是我找不到。

一个12岁的小男孩说出这样的话,我真的觉得我这个小儿子很另类。

我接着说,现在找不到没关系,就一直找,会找到的。 我不能够帮你快乐,可是你会找到快乐,就是需要慢慢自己找。

我觉得我好像在跟一个12岁的小男孩谈人生哲学,更糟糕的是,老妈没有答案。

后来,我到学校找老师谈话,请求帮助,希望学校的生活让他快乐。我们想也许是课业上他有挫折,使得他不太快乐。我就特别请老师课后再多辅导他。后来他按时去学校,这件事情也就过去了。

小的时候,孩子的需求很简单,但是孩子长大了,我们没有办法帮他过日子,让他快乐。

我发现我唯一能做到的,是让他看到我如何处理我的人生,让他看到我人生的酸甜苦辣,让他看到我如何踏实地活着,快乐地活着。

父母能够有意义、有目标地生活非常重要,那会变成孩子的力量。

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榜样。 当我们在坚持自己人生的时候,也是在给孩子最好的榜样

发布于 2024-04-08 17:29・IP 属地湖南
一小步周老师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