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4个

如何看待东大经济“到此为止论”?

当世繁华
350个点赞 👍

恐怕是真的,因为很多问题短期5-8年内是根本不可能有有效的解决方案的。

现在东大最大的问题是,找不到新的经济增长点,能够替代已前面崩塌的原支柱性产业,带来持久的经济增量,用空间换时间,逐步解决解决债务存量和结构问题。然后借助产业升级,推动分配机制改革等已经非常明显的社会问题的缓解;进而跨过中等规模收入陷阱,在全球供应链的微笑曲线上,找到更有利的位置。

上面的描述也算是原来整体设计好的解决问题的大致路径,看起来似乎很美好。

回头看2018年的三道红线这个政策,应该说当时已经接受了以房地产、大基建为代表的固定投资对GDP的贡献率持续下滑、以及伴随的债务高企的态势。留给了截止到2023年6月30日为期5年的过渡期,看得出来不是不愿意放弃房地产,还想再吸一波。但现在来看,5年时间还是过于乐观了。

长周期看,房价的高点也出现在2018年

东大现在押注在新能源汽车上,希望这个板块能尽可能持久的提供一些经济增量和外汇增量。但业绩的增长主要来自俄罗斯、墨西哥、中东等区域,无法打开主要消费国的市场。这并不是市场竞争的结果,而是地缘政治的影响导致的:

由于俄乌战争,不少车企和品牌受到各自国家的外交政策影响,不得不主动撤出俄罗斯市场,东大汽车对俄罗斯出口的增量,主要来自于这部分。比如起亚 斯柯达 现代等:

这点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另外在欧洲市场,之前在各路媒体的宣传下,很多东大内部消费者都以为自家的新能源车已经彻底占领欧洲市场,而现实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预期管理”做过头了:

而且随着欧盟地区对于东大新能源产品的反补贴/反倾销调查的开展,影响已经出现了--今年3月出口到欧盟市场的新能源车同比出现了下滑:

考虑到俄罗斯这个国家常年的低人均收入水平,以及特殊的气候因素,这个市场能够带来的增量必定是有限的。

可以说东大现在的整个出口贸易的形式极为严峻,按照目前的出口货物去向地的市场体量和购买力水平,未来的贸易增长空间在短期内就可能会越来越低。而美 日 欧主推的“全球供应链去中化”还在发酵中,很多后果和影响还未完全显现。

内需方面,存在广泛的制造业产能过剩,主要包括那些低技术产品和与房地产相关的行业,如钢铁、水泥和家具。

衡量是否出现产能过剩最常见的方法是“产能利用率”指标。数据显示,2022年和2023年,东大各行业的产能使用率均低于76%,低于80%的“正常”水平。

高端制造方面,汽车制造、计算机和通信设备、太阳能等电气设备、水泥玻璃等非金属矿产的行业产能利用率低于80%的合理值:

按工业部门划分的非流动资产周转率(12个月移动平均值)显示,东大的家具、计算机和通信设备资产利用水平偏低;而且除了2021年全球生产体系因疫情短暂停摆带来的订单回流之外,整体趋势在持续下降:

东大的内需增长还面临两个重大挑战:日益增长的收入和消费力不足的老龄化人口、已经严重失衡的资源分配机制和法治。这两个问题考虑到东大传统的社会价值取向和文化特性,似乎是无解的。

编辑于 2024-04-07 14:46・IP 属地浙江
35号庇护所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