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2个

如何理解“对清史研究最透彻的是西方国家,中国的贡献很小”这一论点?

貘式肜鋆
5个点赞 👍

关于这个论点,知乎很多大佬都没有回答,现在很多答复都只是宣泄情绪,没有干货。我在此简要做一些回答。

首先做个说明,我是来自河南的汉人,从事历史学研究多年。所以先别把我扣上“满遗”帽子,真要算起来,我可是正儿八经中原地区的人。

“对清史研究最透彻的是西方国家”这句话出处在哪里?还是说就是把“新清史”等同于所有西方国家的研究?

必须要说明的是,“新清史”只是西方清史研究中一个流派而已。那么西方学者研究清史倒底有哪些人,研究出什么成果,在此列举一些文章和著作,可供参考。《海外清史研究:历史、趋势与问题》,《清史研究》2020年第4期;《1949年以前法国的清史研究》,《清史研究》2020年第2期;《苏联和俄罗斯联邦时期的清史研究》,《清史研究》2018年第1期。

实事求是的说,国外现在研究清史的学者并不多,而且研究存在着一个共通性的问题,那就是“以西观中”,不仅仅是用西方的理论,而且是以西方的发展历程和遇到的问题来审视和分析清代中国。所以自然容易把清朝统一新疆和同时期英法等国的全球殖民运动等同起来。关键,这是一个东西吗?难道广大知友认可,从唐朝以来丢失的西域就不是中国的一部分?

关于中国学者对清史的研究,一直是在发展和进步的。且不论广大知友高度关注的明清鼎革时期的屠杀,清朝对内亚边疆的管理,传统的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乃至社会史、女性史、环境史,都在取得很大的进步。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所谓研究贡献体现在哪里?必然是石破天惊的言论或者发现,但是这对于历史学研究是很忌讳的事。

一切高论的出现都是来自于臆想和YY,我们可以随口指出乾隆帝不是满人,雍正帝被戴绿帽子之类的言论。但是这些都是没有出处和足够证据的。而历史学研究的最大特点是“论从史出”,一切言论必须有足够的史料支撑,乃至经得起同行学者的检验和批驳。而且这些史料也是分层次的,广大知友在批判清朝时同样会举出各种史料作为论证,但是很多出处是野史之类的文献,那么显而易见就是不可靠的。

那么如何才能了解中国学界对清史研究的进展?一个简明的途径就是看论文,包括《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清史研究》等杂质。著作的出版有着各种因素的影响,但是重点期刊杂志的文章都是经过层层审核后才能刊出的,质量绝对有保障。

很理解广大知友对于清朝的反感何在,有两项原因。其一是少数民族王朝的原罪,与现实中的民族问题纠缠在一起后,巴不得完全否决;其二是晚清时期的种种屈辱,签订不平等条约,丧权辱国。所以很多人认为如果在同时期是汉人王朝统治的话,肯定能够成为世界列强之一,没有了近代的屈辱。

带着这种情绪去分析清史后,一个很大弊端是只想把他全部批倒,批的越狠越爽,所以各种层次的知友都可以参与其中。但是忙心自问下,除了爽,还有别的东西存在吗?能够解决问题吗?

编辑于 2024-04-07 12:48・IP 属地北京
司马弘二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