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投行是对内收割型,这么多收入哪来的,多数还是IPO保荐费吧,就是企业上市过程中支付的费用,可是企业的费用哪里来,多数情况不是从自己的利润中往出拿,最后还是指望着发行溢价来抵消这部分支出。
然后呢,就是谁买了骨牌谁相当于买单了,上一股赚一波,干的是比较好赚的钱,说专业吧确实也挺专业,但是要是熟悉了套路其实也没那么专业,基本上就是流水水的作业。关键是券商作为资本市场看门人要是真能保荐几只优质骨牌还行。
实际上是很多上市公司质量非常之低,上来圈完钱之后就立马现出原形,痕迹太过明显,长期以来就是对股民收割韭菜,自己是赚的盆满钵满,股民是亏得血本无归,指望他们良心发现几乎是不可能的。
如果说有本事去国外收割那也算是厉害,可是习惯于钻空子的投行们已经习惯于躺着赚钱,没那个兴趣去钻研国外的资本市场怎么玩,自己的制度漏洞研究的透透的,出了国好像就啥也不会了。自己的薪酬不是向人家对标么,那就将业绩和能力向人家对标啊。
去收割收割印度或者东南亚其他各国,不要总是将镰刀对着自己的同胞一茬又一茬的割,窝里横不是本身,在外面厉害才是真本事,不要在外面羞羞答答的像个小媳妇,在自己家就像个饿了5天的饿狼,这有啥意义,窝囊。
发布于 2024-04-02 16:43・IP 属地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