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则新闻,感觉有着长三角小东北/山东之称的体制城-南京的市民是真的充满智慧。
南京的江北都已经是国家级新区了,为什么地产遭遇滑铁卢?因为南京人是真的看重体制,不要在南京人面前提什么科技、科创、互联网.......
南京人只看单位在哪里,你可能会问单位什么意思?不是公司的意思吗?
在南京人口中,就职于军公医教、国企、央企的人可以称自己工作的地方叫单位,其他一律只能称公司,这种差异的背后优越感大家自然可以领会。
那么这和江北新区"骗不到"南京人有什么关系呢?因为南京人只认好单位在哪里......
江宁的GDP那么高为什么南京人不认?因为GDP仅仅是一个数字,哪个"单位"的人均收入高、工作稳定才是真正的王道。
如果有人想推动南京市民认可江北新区,请问搬过去几个机关单位了?都没怎么搬?那为什么要认可?
不仅仅是南京,东北、山东多少年饱受一些考编话题的热议,现在最终证实这是领先版本出装。
所以从南京这座城市市民基本不"上钩"的情况来看,坚定跟着体制走才是王道......
大家一定要明白一点,我分析、描述某个现象不代表我支持,但是客观事实就是如此,说到底近几年各项政策颁布后,谁是真中产、谁是伪中产已经非常明显了......
发布于 2024-03-29 21:24・IP 属地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