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 胡锡进 为《杜鹃花落》申辩,称全文没有侮辱八路军?
- 164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我看到有人指出,老胡这个类人生物取了狗汉奸的视角,形成老胡与狗汉奸共情的强烈印象,但是老胡说的那些屁话并不是汉奸言论,而仅仅是老胡后面的沟子被汉奸撅了。
这篇短短的评论其实很简单,就是一名狗汉奸捏造了一件子虚乌有的事情,借以美化侵华战争、污蔑抗日军民,但是网友们并不买账,围住狗汉奸一顿打,但没想到老胡的沟子早已不保,恩主不悦等于老胡不悦,骂了老胡的恩主等于糟践了老胡的沟子。
就像那篇评论里写的,虽然都是恩主的视角和感情,但是老胡在被撅沟子的时候也是很乖的,没有随便乱动影响恩主的操纵,而是主动把自己剃了个马尾辫方便恩主操作。老胡在此过程中不但没有吱哇乱叫,全程很销魂,而且在恩主最紧要的关头配合以激烈的欢叫。中间老胡的评论里甚至摆出了非常妖娆的姿势,恩主以为是老胡在撩骚,一股被NTR的气愤油然而生,但最后证明那只是老胡的情趣。
而且老胡并没有真的撩骚别人、搞牛头人,并且在恩主最后一刻也保持了忠贞。
这毫无疑问是难能可贵的,关于老胡在被撅沟子的时候玩儿妖娆姿态这一件事情,完全不是NTR、夫目前犯,而仅仅是一种情趣。老胡长期待在墙头,想必沟子是十分的圆滑,否则早已磨出老茧、不复堪用也。
众所周知,老胡是靠口技活着的,殊不知,老胡真正的绝技在于沟子。夫沟子,可骑墙、也招风,圆润顺滑、殊为不易,技实巧于天工、藏大巧于笨拙,实在是返璞归真之妙品,于此事可知一二。常人之沟子莫非五脏轮回所用、端坐静卧所依,善用沟子者非老胡莫属,固努尔哈赤、朱元璋所不能也。
而能以如此圆滑之沟子,侍于一人,使人有独据之感,此人称“神沟”,又为人之所不能。
老胡之沟子,左右摇摆、灵活无比,固柯基、柴犬之所难也。尝撅老胡之沟子者,有达官贵人、洋人犹太、倭寇韩人、名商巨贾,无贩夫走卒、劳工农民、学生军人之属,有诗赞曰:淋漓齐下黄汤沟,天下只能老胡有,不怕闻达世人知,售予贵人复何求?
被这么多人撅过的沟子肯定很难保证独属性,难免有那挑剔的恩客,嫌弃这沟子如公交车,是人都能撅。而老胡最厉害的一点就是,他可以确保在一个时间切片内,他的沟子是忠诚的、独属于你的,通信上叫做“时分复用”,比那些拿沟子去“频分复用”、“码分多址”的,又显得难能可贵了许多。
所以说,老胡并没有与汉奸共情,但是时时处处是通过恩主的视角表达,仅仅是因为被撅了沟子而已。
发布于 2024-03-29 12:31・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龙牙 - 226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布衣相邦 - 92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卫青向霍去病请教:
每次攻打匈奴,别人都容易迷路,而外甥屡屡孤军深入都能找到匈奴主力,这是何故?
霍去病说:
舅舅有所不知,那匈奴军队在胡地固然来去如风,让我军望尘莫及,但是晚上必定会在溪流边驻扎休息,营地外以犬只警戒。
吾每次领军,都会循犬声追踪一一只要听到狗叫便是胡溪近了。
发布于 2024-03-29 01:41・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斯威特sweet - 52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三拳超人 - 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黎明之光 - 2 个点赞 👍
也许因为,确实没有。只是放在阅读理解给世界观还不成熟的学生看,有点不太好。
我那时候还去看了一下原文,作者表达的方式有点过于激进了,但罪不至此。。。
他的问题主要在于八路军能不能投降,能不能打败仗,能不能把俘虏推出来举白旗。
查看全文>>
一个都跑不掉 - 1 个点赞 👍
按照高育良的话,他主观上或许没有,但是客观上已经做了
查看全文>>
无呃呃呃呃 - 894 个点赞 👍
我在以前关于老胡的问题下说过好几次,老胡这个人你可以说他墙头草,也可以说他叼飞盘。
但有一点,他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他骨子里非常讨厌文字狱,WG这些东西。
所以他批举报南京商场促销贴画的行为,也会挺莫言。这次发文为《杜鹃花落》申辩并不奇怪。
希望他的发声代表了一定的官方意志,希望我们的政府还没有被盲目的民族主义裹挟,未来不会卷入另一场全民批斗揭发的政治漩涡。
发布于 2024-03-29 07:32・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南风西洲 - 80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子纯质夫 - 770 个点赞 👍
看看这个问题下的答案们。就像我多年前预言的一样,长凳的右边没人了,老胡终于被挤到了最右边。
这篇小说几乎就是抄的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中的一篇故事,主干情节完全一样。只是写得更烂。
抄红色作家的红色经典,然后吃到了红色铁拳。
苏联笑话达到了苏联笑话未曾设想的高度。
发布于 2024-03-29 12:36・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涂子 - 62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契罗斯基 - 56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三体爱好者 - 530 个点赞 👍
最开始他们说汪精卫陈公博是汉奸,我觉得没什么问题,因为他们确实是汉奸。
接着他们又说顾维钧薛岳是战犯,我觉得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为国争光,薛岳是抗日名将,不应该算战犯。
然后他们说胡适张爱玲是反革命,我觉得胡适张爱玲只不过是向往自由,怎么就反革命了?
后来不少元帅将军都成了叛徒,曾经最狂热的人也被认为不够狂热,我已经不敢说话了。
幸好我逃走了,再后来他们的人来了,跟我说他们变了,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的事不会再发生了。我一个字也不信,这种狂热的民粹终有一天会卷土重来,到那时再忠诚再激进的人也会被更忠诚更激进的人打倒。
发布于 2024-03-29 15:28・IP 属地天津查看全文>>
正义同盟 - 512 个点赞 👍
大家可以看下胡锡进地位的变化,也知道现在的风向变成啥了,胡锡进还是一如当初那个观点,在当时公共知识分子盛行的年代,胡锡进是五毛,现在胡锡进是50W。
---------------最恐怖的是胡锡进其实没有变。
发布于 2024-03-29 09:29・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阳光下奔跑 - 45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朱鲲鹏 - 414 个点赞 👍
你们被胡锡进带节奏了
这件事
最需要处理的是把这文章选到试卷上,并且出题的人,跟相关审核,其次才是写这文章的人
胡锡进跳出来说,他想把我们的注意力引这篇文章上,然后争论这文章是不是在侮辱八路军,这样出题人就隐身了。
学新闻学的
看过试卷那几个问题都知道,出题人远比写这文章的人更可恨。
编辑于 2024-03-29 15:04・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微风而来111 - 379 个点赞 👍
《杜鹃花落》这个的原文我看了一下。从我个人的阅读体验来说,我并不认为这个小说的作者是在刻意抹黑和侮辱八路军,也并非是故意在为日军张目。然而,“低级红等于高级黑”,这个小说能引发现在如此大的反应,作者别人倒也并不冤枉——因为客观上这个小说的确起到了“抹黑”的效果。
在此前回答为什么语文阅读理解不能以作者的解释为唯一标准的时候,我说:
在现实中,“正确”跟“标准”本来就是两回事。这一点,学过法律的人应该非常好理解。
我们知道,在实际的法庭审判中,原被告双方会围绕着同一个问题进行各自的辩解。在法律中,有一个常用的词,叫做一般人经验。所谓的“一般人经验”就是说对某件事情性质的评价,要看普通人怎么看,而不是原被告怎么说。比如,张三骂了李四,李四说张三诽谤他,张三说没有。那么,张三到底有没有诽谤要以谁为准呢?按道理说,张三作为骂人的一方,他的解释才是最正确的,可如果这样的话那世界上也就不存在“诽谤”这回事了——毕竟没有人愿意赔钱。当然,李四的说法也不能作为依据,因为李四作为被骂的一方肯定会认为张三诽谤了他。
所以,现在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来了,在张三与李四的这场官司中,张三和李四的个人想法其实毫不重要,最关键的是法官如何认定张三的行为够不够成诽谤。那么,法官是以何作为依据?那就是所谓的“一般人经验”,也就是法官站在普通人的立场,看这个行为是不是构成诽谤,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判案。也许张三的辩解是“正确答案“——但是没用,法律看的是“标准答案”,否则这个司法体系就乱套了。这篇作品就可以作为这个的一个很好例证。虽然我个人并不认为这篇小说有刻意抹黑八路军的嫌疑,但是创作者的水平真的非常一般。而在水平很一般的情况下,他还采用了极为冒险的以日军视角进行写作的策略。这种以敌人为视角的写作,天然存在一个矛盾:如果你完全以敌人的视角和思维来写,就很容易用大量的正面词汇和修辞来描述敌人的思想、行文,而如果以敌人的视角来写、又想着时时刻刻“批判”敌人,那这文章又很容易写的拧巴。前者容易让人对作品的主旨产生误解,而后者容易把作品写的一塌糊涂。
显然,《杜鹃花落》采取了第一种写作方式,并且作者的创作能力完全不足以掌控情节和修辞,这导致虽然其没有抹黑八路军的故意,但是在大众舆论层面,“一般人经验”已经足以将其视为完全负面的东西。
在反映抗战的作品中,能不能以日本人视角来写战争呢?当然可以。
假如是我来写这个作品,以这个死去的儿子的视角写作,会比这个大佐做主角可挖掘的空间更大。
因为这个儿子与八路军的接触最密切,很容易写出人物弧光。比如,我可以写他到中国之前,听说八路军非常残暴,抓住日军全部杀死。于是,他这一路小心翼翼,躲在父亲派来的运兵车里。结果,他们这一队日军还是被八路伏击,他也觉得自己会被八路杀死。然而,八路没有杀死他,当知道他并不是日军作战人员后,就没有为难他,准备把他送到后方。(中间安排个反战同盟的日本人也可以)在与八路军的相处中,这个儿子了解了八路的所做作为。再后来,看到父亲围攻八路,而八路为了保护他伤亡殆尽,他举出了白旗,却看到远处的父亲像失去了理智的野兽一样,指挥着部下发射迫击炮弹。恍惚间,他看到一颗炮弹向他落下,那颗炮弹显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大……
如果按照这个情节去写,被误读的概率还有多大呢?
而以这个大佐父亲的视角来写,基本就是在走钢丝。在这个故事情节下,如果不加入大佐父亲与八路军进行沟通的细节,那么大佐父亲几乎是没有人物弧光可言的,其形象会相当单薄。想要把这个人物写好,比较可行的方式,是通过细致的心理描写开拓人物的内心空间,但这已经远超出了微型小说的篇幅要求。而在一个微型小说里,就算是一流的作家,也未必能保证掌握好这个度,更不用说一个普通的中学老师。
也许这个老师本来是想“红”一下,但是因为红的太低级,反而被人看成了“黑”。
所以,这个作者被骂,也是并不冤枉。
对于在公共领域的表达,我一直都在说这么一个常识,那就是公共表达必须要基于公共的共识。如果你的内容是面向大众传播的,那么“大众怎么想”比“你怎么想”要重要得多。换句话说,因为“想法”这个东西是没办法证明的,你想要让自己的观点不被误解,就必须按照大众理解的话语模式——或者说不容易引起误解的话语模式对要传播的内容进行编码。
这种表达,也有很多现实中的例子。你可能见过很多“不会说话”的人,他们说某些话并没有任何恶意,但是别人听起来就是不舒服。比如,在婚礼上,伴郎说“今天参加这个婚礼,我真是比新郎还激动”。他说这话,可能是他真的很激动,可无论如何,他也不该说这话。
另外,从这个试题出题的内容来看,问题也很大。这倒不是说出题人的屁股歪不歪,而是有些问题不应该是初中生来回答的。比如问题10:
这个问题本身是一个颇具开放性的问题,而十四五岁的孩子很难为这个问题给出一个相对理性的答案。而且,这个问题怎么回答都有理。题目里重点把“从不干预军事”加了重点,目的就是想让学生回答“惋惜”。可话说回来,回答“不惋惜”也有充分的道理,但这估计就得不了分了。
现实中能选择用来做阅读理解的文章车载斗量,很多文章就算是做题者把问题回答错了,也不会出现太大的价值导向问题。而出题人,偏偏在这种极有可能导致价值导向偏差的问题上较劲,那最后把自己坑了,也就毫不奇怪。
跟这个相比,当年让分析“为什么鱼眼睛里闪着诡异的光”都比这个合理百倍。
至于这件事情后续如何处理,我倒并不关心,因为这个事情最后的处理可大可小,如何权衡并不是我们能决定的。但是,比起关心事件的当事人,我觉得更需要学习的,其实是如何“说话”,尤其是在自己不擅长的地方,不要过度整花活。否则最后非但起不到多好的效果,反而可能坑了自己。
编辑于 2024-03-29 20:56・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Zpuzzle - 37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畅通无阻廖耀湘 - 28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看来我不非 - 238 个点赞 👍
因为相关人员已经被处罚,所以我就赶紧搜搜原文,看看到底有多奇葩,这个让我想起来有一年英文阅读理解出现黄色笑话的事件。
看完了整片文章后,我感觉脊背发凉。这文章是以一个八嘎军官的视角写的,他即是军官,也是父亲,故事讲的是这个八嘎军官的儿子迷路被八路军救下,但八嘎军官以为是儿子被八路军俘虏并杀死,他怀着“丧子之痛”疯狂进攻八路军,我们的战士因为寡不敌众全体壮烈牺牲,最后在阵地上出现一个白旗,这个八嘎军官以为是最后的几个八路军战士投降了,但他丧心病狂不接受投降,就继续炮轰,最后竟然发现,举白旗的是自己的儿子,原来真相是这样的:八路军战士虽然与日军作战,但他们知道八嘎军官的儿子不是军人,所以对他采取的是保护的措施,八路军战士全体壮烈牺牲却保护住了这个儿子的性命,可没想到八嘎军官自己的怨念杀死了自己的儿子。最后知道真相的八嘎军官一口老血喷在地上,死了。。。
文章即表现了中国军人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又通过保护日本平民的行为表达了人民解放军的正义之道,和日本军国主义烧杀抢掠的行径和狭隘思想行成了强烈对比,同时还深刻反思了战争对人们的伤害,这明明是一举三得的好文章。
我是粗人一个,书读得很少,文学什么的就更不懂了,但这文章所写的事情这么简单,居然好多人没看明白,或者说是故意没看明白,最恐怖的是,文章的作者真的被处罚了。。。
所以以后中国的小说、影视,都不能以敌方视角展开了是吧。日军说:“八嘎!”=我说八嘎?
================
这件事越来越离谱了,我不相信九年义务教育普及了这么久的中国,还有这么多人连最基本的阅读能力都没有。
这件事的离谱类似这样:
某段文章中:八路军战士打赢了这场战役,他们将日军某部犯下战争恶行的军官冈门偏左围困到一个角落。冈门偏左拒不投降,大叫一声“天皇万岁!”后抽刀自尽。八路军战士冲上来看到他的尸体,欢呼:“这狗娘养的终于死了!”
提问:该文章写了什么?
学新闻学的网友回答:
一,中国人喜欢以多欺少。
二,日军的宁死不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三,八路军战士素质差,喜欢说脏话。
四,作者写“天皇万岁”,实锤辱华。
编辑于 2024-04-01 08:52・IP 属地辽宁查看全文>>
你们椰椰 - 23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visualcloud - 228 个点赞 👍
看了原文,老胡说的没错。
文章核心传达的是反对战争,反对军国主义。
结果被极端民粹主义说是侮辱八路军。
天安门门口那两句话忘了吗
真的是有太多人把反对战争跟反思战争混淆为一谈了,不知道他们是有意的,还是真的无知。
编辑于 2024-03-31 18:29・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无齿怒兽 - 214 个点赞 👍
胡锡进在“连初中阅读理解都读不懂”和“罕见精日”两种侮辱中选择了后者。毕竟胡锡进是个文人,比被骂政治立场更不能忍受的是对文学素养的自贬。
相信我,如果哪天按“认同π是无理数”的标准鉴别罕见,那所有数学家,甚至包括数学老师都会自认罕见。这玩意儿对知识分子就是绝杀,实在是丢不起这个人。
编辑于 2024-03-29 16:08・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sd240324 - 205 个点赞 👍
这篇文章放到五十年前绝对是样板文,既维护了接机兄弟形象,也展现了八路军的伟岸与国际主义精神,还展现了日本军国主义对普通民众的祸害之深。可惜生错了时代。
当时大毒草是什么呢?将南京大屠杀刽子手送上绞刑架的梅汝璈写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以及他在东京审判中穿的法袍。罪名是“破坏中日物产接机友谊”。
发布于 2024-03-29 19:58・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HF历史学渣 - 203 个点赞 👍
过段时间,估计《亮剑》(电视版)也是要被批侮辱八路。更不要说小说版。
《亮剑》里,国民党团长深明大义,帮助不同政见的友军;日寇队长,智勇双全,临危不乱。
反观作为主角的八路军团长,土匪习气,满嘴脏话,杀俘虏骂属下坑友军,为老婆打县城,最后还一炮轰死老婆。完全是负面典型。
胡先生本身也是文人,不是政治流氓。他是害怕,怕历史重演:先是老舍批胡风,再是吴晗批老舍,后又姚文元批吴晗。而这些人,都是下场可悲又可怜。
有评论说,几年前军事类博主就批评亮剑。本人看过,也爱看,因为很专业。
专业的批评和廉价的批评不一样,举个例子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专业的:柳树的根系有2丈,鲁智深不可能站在在树根外用力,作者胡说八道。
廉价的:鲁智深是逃犯、酒肉和尚、宋奸,作者赞扬鲁智深神力,是反宋,是胡说八道。
编辑于 2024-03-30 13:18・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8639yg - 192 个点赞 👍
胡锡进和成都市政府总有一个对一个错。
胡锡进既然认为自己没错,为什么不从一个党员的党性出发去要求成都市政府改正错误呢?
中国共产党的党性要求可不是站在一边胡咧咧。
要不就是没党性,要不就是屁股歪,总得选一个。
编辑于 2024-03-29 17:00・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漫观世间 - 173 个点赞 👍
大家可以去关注一个人的微信公众号。
他叫詹国枢,曾任《人民日报》社的编委委员,海外版总编辑,也算是胡锡进的上级领导,他也喜欢在网上和人交流,写写文章,但是他比老胡谨慎得多,主要是写一些人生感悟之类和政治无关的事情,但是从他最近的有关莫言事件一篇转发的来看,他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

老詹真的很谨慎,他想骂毛星火和他的拥趸是蠢人,都只能引用别人的文章。但事实上,老詹、老胡这样的人,在改开后的40——60后干部里其实是很多的,你真以为这些在改革开放以后起来的这一代人,会去蠢到反对市场经济、反对言论自由、反对现代文明?
我从来不认为建制派和自由派必然是对立的,只不过大多数体制内的自由派,因为身份原因,不好随意发声,胡锡进刚好是那个特例罢了。
品客最大的话术优势,就是他们拥护现行体制,然而如果体制内大多数自由派,都能像胡锡进一样,大大方方承认自己的理念,而不是纵容民粹,他们还能这么嚣张地绑架舆论不?
编辑于 2024-03-30 00:01・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坐着洋车说相声 - 168 个点赞 👍
看待就是,胡锡进属于建制派,建制派是要反对民粹派的观点的。
也就是说,建制派的人,都是批判CR,只不过他们批判CR的原因,不是因为它们摧毁了法治和现代政治,而是说他们摧毁了一种整全的,建制的体制,尽管这个体制可能是糟糕的
发布于 2024-03-29 14:28・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林先生 - 133 个点赞 👍
我是完全认真的,看我真诚的眼神。建议恢复内部书刊发行出版制度,所有军旅作品一律按照灰皮书内部读物处理,同时放宽此类作品本身的出版标准。
内部读物出版后通过实名认证的U盾上机阅读电子版,线下持身份证前往指定图书馆借阅实体版,禁止带出图书馆。盗版传播者追究刑事责任。
内部读物阅读资格审查应按照跟发放一线城市户口同等标准。比如:
1 政府/事业单位/央企工作证明,直属领导签字,外加连续六个月纳税记录;
2 现役及退役军人,服役时长3年以上,可无视第1条;
3 中校及以上现役/退役军人直系亲属(限血缘关系子女),可无视第1,2条。
再说一遍,我是完全认真的,玩梗我户口本剩一页。
时代变啦,任何人继续把看短视频傻笑的基本盘不当【】而是当人看,都会得到最惨痛的教训。
发布于 2024-03-29 19:09・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LtHarrySmith - 9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红茶还是绿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