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1个

为什么只有自由主义让所有人都吃饱饭、过得好了?

Dr.Py
30个点赞 👍

我们不妨看看古典自由主义的诞生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大英是如何让“所有人”都吃饱饭的:

一、1770年孟加拉饥荒

早在17世纪,英国便开始了对印度的殖民。

1612年,东印度公司于在苏拉特建起了第一家代理机构,到17世纪中叶,先后在孟买加尔各答马德拉斯建立了据点或代理。1670年,查理二世准许公司有权获得领土,并在其控制区内建立军队、铸造钱币和行使其他权力。

英国在次大陆依靠东印度公司组建的军队开辟殖民地。17世纪最后10年,东印度公司无可争辩地成为印度次大陆的准国家,拥有了可观的军事力量,出了三任统治者。

英国军队在1757年普拉西战役中击败了莫卧儿孟加拉省地方行政官,孟加拉财富被窃洗一空;至此,孟加拉沦为大英帝国保护国,其贸易被东印度公司垄断。孟加拉农民和艺人被迫出卖劳动,最终换取极低的报酬,并承载着繁重的苛捐杂税,并于1769年到1773年引发了孟加拉大饥荒(Bengal famine of 1770)。

1770年孟加拉饥荒导致了约一千万人死亡,这相当于每三人就有一人死亡。

在1768年发生的部分歉收一开始被认为是件平常的事,但到了1769年时更多严重的情况跟着发生了。到了1769年的九月当地发生了严重的干旱,在各地乡村都传出了他们受灾惨况的紧急报告。然而这些报告却被东印度公司的官员们所忽视。

到了1770年的初期当地陷入饥饿状况,并在该年中期开始有大量人口死于饥饿。此时也有关于在该年中期在有不少死者时的现存粮食供给报告出现。而天花与其他疾病进一步地侵袭当地人民。到了1770年的年尾时充足的雨量带来了一场丰收而缓和了饥荒灾情。然而在接下来几年又发生了其他的歉收,造成了总死亡数的上升。

这场饥荒结果造成大量地区的居民全数死亡,而那些地方并荒芜变回丛林长达数十年(论去城市化,还是你大英更胜一筹),此外幸存者们也为了寻找食物而大量迁徙。举例来说,许多的耕地(大多是比哈尔邦的)被遗弃变回丛林,而且在之后数十年简直无法进入。从1772年开始,盗贼与暴徒们在孟加拉长期肆虐,到了1780年代左右才被控制住。

二、东印度公司的责任

这场饥荒的责任现在常归咎于不列颠东印度公司在孟加拉的政策。

作为一个贸易组织,该公司极为重视这第一个控制范围里他们的收益以及从孟加拉的地价税与贸易关税而来之税收的收益。当各地在该公司的控制之下时,当地的税典型地上升到了它原先税率的五倍(农产品的税率从10%上升到50%)在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统治的第一年,地方上的税收是双倍的,而且大部分的税收都流出了这个国家。[1]当饥荒逼近它在1770年四月的最严重情形时,该公司还宣布来年的税率要再增加10%到60%用以弥补征税人口的减少。东印度公司在1771年大饥荒那年的收入反而要比1768年要高。

有说法宣称在孟加拉的食粮之所以被毁坏是因为要替可出口的罂粟种植开路而减少了可获得的粮食,这一点使得饥荒情况更为恶化。[2]

东印度公司也因其严峻的稻米“囤积”而受到批评。这不但阻止其他贸易者与商人储备在其他时期能够使人民度过贫瘠时期的存粮,而且也要求农夫种植木蓝取代稻米。

到了饥荒的时候,东印度公司和他的代理商已确立了其对于谷物贸易的垄断。该公司并没有要处理谷物短缺问题的打算,而且其所采取的行动也只与他们所影响到的商人和贸易商阶级有关。土地的财政收入在受饥荒影响的当年减少了14%,但恢复得很快[3]。根据麦克莱恩的说法,英属印度的第一任总督华伦·哈斯丁斯在1771年以后承认了其暴力式的收税:东印度公司在1771年赚取的岁收比1768年时的还要高。[4]环视全球,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的收益从1765年的一千五百万卢布增加到了1777年的三千万。

三、帝国主义争夺殖民地过程中引发的饥荒

19世纪末,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垄断资本主义出现导致了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帝国主义(Imperialism),亦称“垄断资本主义”或“现代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最后阶段,依靠资本输出,使用其他国家劳动力,以便本国赚取利润。

寄生性是帝国主义的突出特征。金融资本使资本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发生深刻的分离,从而使金融资本逐渐脱离生产过程,进行纯粹金融产品的交易。这样就产生了单纯的“食利者”阶层。他们以“剪息票”为生,整天游手好闲就可以获得巨大的利润。帝国主义的垄断和对外扩张,不仅造成了国内的食利者阶层,而且产生了以资本输出收益为主要收入来源乃至依靠剥削其他国家人民为生的“食利国。 [5]

食利国为了尽可能多地获取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获取资本输出的场所,掀起了夺取殖民地的高潮。从1876年到1914年,列强掠取了将近2500万平方公里领土,把世界领土分割完毕。全世界土地总面积的2/3已沦为殖民地,总人口的56%已沦于殖民压迫之下。随后就不可避免地展开了重新分割世界领土的斗争,其中几个大国的斗争更为激烈,终于导致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在二战中新型帝国主义国家日本在向南亚扩展的过程中与该地区的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英国发生冲突,间接引发了1943年孟加拉大饥荒。

四、1943年孟加拉大饥荒

在1943年孟加拉大饥荒中,估计有超过300万人死于饥饿、营养不良和饥荒期间有关的疾病。

日本的粮食禁运导致粮食短缺。英国在1942年于新加坡战役遭到日军灾难性的打击,同年日军开始入侵及征服英属缅甸缅甸当时为世界最大的稻米出口地。1940年时,整个英属印度15%的稻米是来自于缅甸。

而英国政府为了战争需求,将孟加拉生产的粮食大量运往中东锡兰,供应驻扎当地的军队,导致粮食短缺。同时,自然灾害导致粮食欠收。1942年10月16日,整个孟加拉东岸及奥里萨邦热带气旋袭击。导致稻作生产区被淹没,最远深及内陆40英里,导致秋收产量下降。然而,1943年孟加拉地区的稻米较往年并没有明显的减产。1941年的稻米生产量还少于1943年,但1941年却没有发生饥荒。然而,粮食短缺的谣言使得人们的预期心理发生变化,商人炒作哄抬粮价、投机商人囤积稻米、加上殖民官僚的迟缓反应及无能,导致灾难一发不可收拾。

孟加拉裔女作家玛杜斯里·慕克吉(Madhusree Mukerjee)在其著作《丘吉尔的秘密战争》(Churchill's Secret War)中指出,日军二战期间占领孟加拉人粮食主要进口地缅甸后,英国殖民者同时又为士兵和与战事的工人大量囤积粮食,导致孟加拉地区的粮价大涨,饥荒迅速在这一地区的农村中蔓延,而时任首相的丘吉尔多次拒绝紧急援助孟加拉的请求,最终酿成骇人听闻的1943年孟加拉大饥荒的发生。慕克吉称,这场饥荒是“英国殖民统治史上最黑暗的一章”。慕克吉把饥荒的原因归结为丘吉尔对待印度的种族主义仇恨,因为“他对待印度的态度就像一个嫉妒的丈夫热爱他的妻子,宁愿毁掉她也不愿让她离开”,所以“这不是丘吉尔称不称职的问题,援助灾民的提议虽然被多次提出,但是丘吉尔和他的助手反对任何救助灾民的努力”。 [6]


这就是英属印度的人在所谓的“自由”市场下的大吃饱。

如果你把印度人、孟加拉人甚至中国人都开除人籍,那我们不妨看看英国本土工人过得如何:

五、19世纪时的英国本土工人

18、19世纪,农业工人的薪水很低,生活十分贫困。仅靠家中成年男子的劳动已越来越难以维持家庭的基本生活,妇女和有劳动能力的儿童不得不外出打工来补充家庭收入。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使得大量劳动者失业。英国手工织布工从1820年的24万人下降到1840年的12.3万人,到1856年,手工织布工仅剩2.3万人。1818年,兰开郡的一名手工织布工人写道:“我们被社会上其他的人摒诸门外,被当作无赖汉看待,这只不过是因为我们入不敷出”。
工业革命还伴随着实际工资的下降。在利兹的毛纺织业和丝纺织业工厂中,一般工人的工资约为每天1先令,童工仅为每天1便士,当时面包价格则为每磅1.5便士,房租最低为每天1.5便士。1782-1815年,英国工人实际工资下降33%。[7]

这就是绝对“自由”的市场下资本主义自然演变的结果。其实你可以发现,真正让人吃饱饭的根本不是自由主义,而是科学技术的进步。粮食产量增加靠氮肥和杂交水稻,工业革命靠蒸汽机和内燃机。而等待资本主义自然演化的结果就是贫富差距持续扩大。

社会的总财富增加了,但这和你有什么关系呢?


参考文献:

发布于 2024-03-26 09:27・IP 属地中国香港
利维坦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