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系社会有个不利于激励男性的问题,就是:不能确定孩子的生父是谁。
对男性而言,稀里糊涂地当工具人,有意义吗?
如果我们去掉性别问题,就任意说成是A和B。
A为B付出,对A自己没有什么意义,那么A为啥要为B付出呢?这里,A和B可以是任何性别,可以是任何人,可以是任何事。我们不谈性别,只谈人性。
一味地要求A无私,一味地要求A大义,是不是在迫害A呢?是不是在愚弄A呢?而A为什么要任人迫害和愚弄呢?
如果是办公司、搞经济,这些问题是不难回答的。但现在,一涉及性别议题,各种大帽子就飞起来了。
现在,拳师只要无限的权力、不要任何的义务。男性要求“责-权-利”对等。公权力无脑站在拳师一边帮着打拳。三方这种态势把本来很简单、很清晰的问题搞得很复杂、很怪异。水被故意搅得很混。
在责权利不对等的情况下,人的积极性得不到激发,就会食不果腹。
在责权利对等的情况下,人的积极性得到激发,就会载人航天。
这个道理很难理解吗?
这需要复杂的模型推导吗?
这不是基本常识吗?
如果人没有积极性,不能怪他没有道德、没有爱、没有奉献精神、没有平等思想,,,只能说他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巨大的反作用。
人的关系对人的积极性有巨大的影响力。
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编辑于 2024-03-26 23:21・IP 属地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