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1个

为什么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1981年到2000年)绝大多数农民都吃不饱?

我心飞翔
19个点赞 👍

这个问题离谱了。

八九十年代的农民问题不是吃不饱,而是由于基层坍塌,建设事情没人管,收钱的事情都很积极。


发现有些人对于吃饱的问题非常纠结,实际上吃饱的问题早就解决了。

按照粮食消费与GDP的统计关系,在经济发展超过温饱阈值以后,饮食结构会逐渐转化,降低主食比例,主食构成从大米转为小麦,转为蛋白质、蔬菜、水果。中国的饮食从一开始的粮食紧缺到60年代解决粮食短缺但粗粮为主,过渡到了80年代末已经完成了精粮为主。根据Chns数据推算,89年BMI超重已经有了1.67亿人,成人肥胖率1.32%,说80年代吃不饱是不符合事实的。

但是饮食结构在80年代不健康也是事实,糖分过多,缺乏维生素与蛋白质。从日韩的饮食结构统计来看,人均主粮消费量都在其他食物上升后开始下降,粮食消费从口粮为主转为饲料用粮为主,中国开始这一转换发生在90年代,到现在饲料消费粮食占总粮食消费量的48%。

所以回到题目中来,你可以认为这段时间吃不好,但是吃不饱就过分了。


发现又有一些人说80之前吃不饱了,拿80后农民可以打工的事情来说农业收入不重要。

但是80之前农民可以直接变为工人,你拿着农民工的收入说80后农民状况变好就相当于是在80前时间内拿城镇居民收入对比农村居民收入,根本不一个性质。

那么问题来了,是什么原因让80后出现了农民工这种特殊身份的长期存在?明明是工人却无法在城镇中稳定生活?

不会是因为资本家不舍得签终身雇佣合同,工资太低,房价太高,一定是因为农民工不愿意吧?

是吗?

编辑于 2024-03-26 15:02・IP 属地广东
噼哩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