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5个

如何看待网传浙江大学赵鼎新教授辞职信,中国科研体系与欧美相比有何区别?

Jonathan
601个点赞 👍

核心问题是老赵这套科研教学体系是对标国际,跟国内的社会学评估体系不一致,导致学科评估只拿B+在浙大社科里面倒数。因此校领导要求跟着国内学科评估指挥棒走。


赵老卸任社会学系主任就感觉不对劲了。

平心而论,浙大社会学在第五轮学科评估的结果很不如预期,社会学系的引进人才力度应该是浙大所有社会科学中最大的,学术氛围和制度建设也最先进,最国际化,也立足长远。生源上也最好,有清北复人的本/硕或者芝大lse的硕士冲着赵老打造的学术殿堂报名浙大社会学系的博士,这是浙大其他学科很难达到的。但非常惊讶的是,经院管院公管教育法学院马院其他社科评估都拿了A类,农经公管和管工还拿了A+,反而唯独社会学只拿到了B+,全国排名未进前十,在浙大社科学部里面也垫底。很客观地说,一些评估中得A档的学校的社会学系师资建设和学术环境不如赵老的团队,浙大内部那些学科评估拿A档的学科也远没有赵老团队的学术制度建设和学术氛围建设做得好。

听闻国内的社会学考核标准重国内期刊和国内课题,以及教学成果奖这些,不重视高水平社会学国际发表和长期的国际化师资建设,而浙大社会学恰恰重视国际SSCI 发表(而非国内的南大cssci,当然国内顶刊他们也发了不少,只不过由于不灌水,国内期刊发表总数比较少),以及师资均为欧美港新名校博士,本土博士极少,也不太乐于运作教学成果这些头衔,这可能是重要原因。

最后略微说下国内外科研评价体系的区别。海归人才回国,特别是成为学校或者院系的学科带头人的时候,总面临着研究水平和成果国际化和国内官方考核标准以及国内民间固有观念的平衡。理工农医没什么问题,经管类等可量化的,更贴近理工和现实的社科也问题较小,外语类(语言学)等研究对象本身在外的也还尚可。然而,其他意识形态属性强的文科,比如历史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就显得尤为困难了。目前的环境下越来越困难,平衡的空间很小,可能不得不做出取舍。

图为第五轮学科评估社科+人文情况和浙大评估情况

编辑于 2024-03-25 12:35・IP 属地美国
Cuhknwu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