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炸出了简中网民教育水平的参差……
我们先从后往前推,“儿子”是怎么死的?——被父亲的炮火炸死的,临死前受到了中国军人的保护(灰色军装)。
白旗是谁打的?——是“儿子”,他脱下了自己的白衬衫,又穿回了自己的日本青年服装。
打断白旗的枪是谁开的?——是日军。文中已经很明显地表示出中国军人已经弹尽粮绝了,而岗田的内心独白是“谁要你们投降?我要你们死!”,加上之前日军已经取得了优势,正待发起最后进攻,而这一声枪响之后,岗田“精神又一次激昂起来”。
好,到这里我们已经基本可以得出结论:
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中国军人也不忘保护“儿子”,而且在这样高强度的战斗和转移之中,“儿子”依旧能够跟中国军人一起行动,说明“儿子”并不是俘虏身份,否则要么释放要么处决了。
那么,“儿子”为什么要和中国军人一起行动呢?——因为“儿子”向来不关心军事(文中用了“干预”我认为可能是错用),所以也就无从得知日本军队在华夏大地上的暴行。
在亲眼见证了日军暴行之后,进步青年当然想要参加抵抗组织,对抗邪恶的日本军队。
最后,“杜鹃花”的含义是什么?——隐喻了华夏土地遭受了日军侵略而破败不堪(村落隐喻),但抵抗者依旧顽强战斗,他们的鲜血在褐色的土地(杜鹃枝条)上绽放出鲜艳的花朵(⑥段末)。最后的父亲咳血在“儿子”身上,化作杜鹃花一样的勋章。
整个文章看下来,完全就是上个世纪通用的写法,包括铺垫到最后的揭露,简直就是一篇套路水文。这不由得让我想问一句:现在的人都怎么了?是从小到大都没看过反战文章吗?
网民们的无脑言论是不是更揭示了我国的教育水平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如果初中生连这个题都做不来,那岂不是说明了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巨大失败?
编辑于 2024-03-25 13:54・IP 属地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