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3个

如果新中国前三十年不实行工农剪刀差城乡二元制,还有那些方法能用30年建立不亚于原本历史的工业?

野狗
68个点赞 👍

保本微利了还剪刀差?前三十年就是有剪刀差也是有史以来最小的。

上海市地方志记载:

为支援农业生产,化肥、农药由上海市农业生产资料公司以保本微利为原则,制定售价。

1950~1978年,化肥、农药分别降价5次和6次。

500克硫酸铵(含氨量20.8%),1950年0.239元、1978年0.15元;

每吨氨水(含氨量20%)1961年190元、1978年105元。

每500克“1605”农药(纯度50%) 1952年25.30元、1978年3.3元;

“1059”农药1957年17. 5元、1978年3. 85元。

1983年12月,化肥、农药平均提价23%,氮磷钾复合肥、硫酸铵分别提价37.5%和5.4%。


前三十年的“剪刀差”是这样的:逐步提高农产品价格,压低农业生产所需的工业品价格。

上海地方志记载:

1978年以前,根据国家规定,为缩小工农业产品“剪刀差”(交换比价)的调整主要有:

1953年4月,适当提高粮食收购价,也提高小麦、豆油、豆饼价,平均提高3.99%;降低了布匹价格,一般降低2%。粮棉比价得到适当调整。

1971年,提高油料、糖料等农产品收购价,油料、油脂提16.7%。甘蔗提15.3%;同时降低了石油、化肥等支农产品价,硫酸氨、尿素降7%,六六六粉农药降15%;煤油降20.8%,柴油降9.7%。

1973年提高了棉短绒、山羊板皮、淡水鱼、海味、山羊、绵羊的收购价,提高幅度为10~20%。


前三十年的“剪刀差” 是有史以来最小的,销售给农业的工业品价格一般都是以保本微利为原则,制定售价。

武汉市志-农业志记载:

建国以后,武汉市农机供应部门经营农机产品执行“计划第一、价格第二”的方针,坚持“以收抵支、收支平衡,略有盈余”的原则,实行全省统一销售价格,低价薄利。

农机产品平均进销差价在7%以内,其中拖拉机、农用汽车和各种农机具为3%,1978年调整为4%。

1961—1982年调整农机产品价格共10次,每次调整幅度总的水平是下降,下降幅度最多为28%,最少为3.2%,一般为10%,1972年以后调低了5408个品种的价格。

柴油机的精密配件ZS4S1型喷油嘴,1961年销价40元,1985年销价5.60元。

发布于 2024-03-23 20:36・IP 属地浙江
米嘉山2019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