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铅笔由碳芯、木筒和外面的带漆包皮组成。
碳芯都知道是石墨和黏土,石墨来自煤炭,为此需要开采煤矿,开采煤矿过去需要工人用巨大的风枪凿去岩石,现在用大型掘进机具。这些风枪和大型机具需要用大型机床加工从冶金厂铸造的达标材料制成,这些材料需要开采金属矿床然后送到冶炼炉中小心控制冶炼条件制得。风枪和机具需要用到润滑油,这些润滑油要用化工厂的大型炼化设备从石油中提炼,其中涉及的催化剂是特种物质,需要专门制造,可能还需要开采稀土矿用气相萃取法提取。上面又多出了一大堆设备,这些设备的制造也是一样的,但是有些关键部位比如高压反应釜的侧壁,同样的设备也被用在化肥生产(氮气氢气合成氨),需要用到能承受高温高压的特种材料,这种材料的生产技术与生产核潜艇内壁材料的技术相同。
开采好的煤矿是不能直接用于碳芯的,需要脱硫处理,这一步较容易,用生石灰在密闭容器中加强热吸附二氧化硫生成硫酸钙。但是剩下的黏土也不能用,要通过洗煤工艺把除了石墨之外的成分全部去除,简单说就是用高压水流冲击通过不同成分比重不同筛除其他成分只留下石墨,其中的密闭炉和洗煤机怎么造我就不再说了。
黏土是高塑型黏土,需要从专门的白垩岩矿开采,用机器粉碎后将事先粉碎的石墨按照比例用机器混合然后烧制为碳芯。
木质的笔筒一般是杉木,要从专门的林场砍伐杉树,用机器剥掉树皮后用机器切削为笔筒,再用自动化的机器组装为铅笔。
最后就是那层包皮,包皮是塑料的,外面是油漆,塑料是乙烯或者其他烯烃化合物加成反应后的聚合物,这些烯烃化合物(有机化学中称为单体)无一例外要从石油中提取,油漆当中的有机物组成更加复杂,但是可以肯定必定是从石油提取的,而且那些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远远比润滑油复杂,各种复杂的化学反应及其相应的催化剂又需要大量复杂的工艺,涉及一堆设备和矿物开采。
最后,终于,经过机器的组装,一排排量产的铅笔制作完成!这里说的机器想必你该知道得是专门制造的吧!
整个过程需要大量淡水和电,工程上“四通一平”是基操,对于矿物的开采还要求空气通畅。淡水一般来自于水库中水的消毒过滤提纯,一般要在沉淀池中反复沉淀,经过滤网层层过滤后用氯气消毒,再经过晾晒降解氯离子后使用,氯气一般是开采盐矿然后电解氯化钠制取。电一般是火力发电,指把粉碎到极细的煤粉用鼓风机风送进炉子,然后把水加热成超临界状态的水蒸气在密闭空间中推动汽轮机(一般为反动式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至于所有这些设备之间产品流通需要的重型汽车、火车、运输管道还有公路铁路,参见机械工程、铁道工程和土木工程,以及这些设备坐落厂房的建设,参见《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
好了,说了这么多终于可以进入正题了!1953年刚刚巩固政权的新中国有上述这么多机器吗?别说那些没有的,就是有的也是聊胜于无,刚刚建国的时候国家是有化肥厂的,但是只有四家,这些化肥厂的产能给全国的五亿农民能够吗?连塞牙缝都不够!至于你想扩大产能?对不起,没有相应制造反应釜的机器和工艺,你自己扩不了产能。而且工业是一个体系,上面的机器你缺了哪一类,整个生产就没法搞了,发电厂没有煤就发不了电,化工厂没有石油就工作不了。还有这些东西从有到量产那又是一个大坎!如果无法量产,请问那一点点塞牙缝的产能你要的起吗?匀的到你吗?还有这些机器的操作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工人,相关技术的研发需要大量的科学工作者,相关工程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工程师。这些东西那个时候中国有吗?
那么上述这些东西,你觉得西方国家会施舍给一个五亿四千万人口的农业国吗?别忘了资本是逐利的,即使西方国家为了反苏需要支持你,那可是几百万台设备哦!这么多血他们舍得出?这么多设备光运费就是天文数字,运到了以后,当地人不会用,因为连汉字都不认识,难道要等几十年花大量维护费用只是等你会用吗?到时候倒进去100,产出1,净利润率-99,你会干吗?
而且别人尤其是西方国家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白给你东西一定是为了在经济上控制你,这样即使你在市场开放的情况下比1949年之前繁荣了一点,他们绝不会允许你繁荣到今天这个程度。因为我们是人口大国,要是变得特别繁荣就一定意味着我们是超级大国,你在被控制的情况下他们会允许你成为超级大国吗?
至于你想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在市场里打拼?你一个连生产铅笔都这个费劲的国家跟生产能力极其发达的欧美竞争?不用我再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