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人类学术体系容不下中国马院。
自从人类有大学以来,除了通用工具数学,其他学科可以分成三类,各有自己的实践环境。
1 科学,在试验室实践。
科学,是物理、化学、材料、生物……谁都可以大胆假设,但最终要用试验结果说话,赢家去拿诺贝尔奖,输家最多在失败档案里留个名字。
中学课本里泊松亮斑的故事各位都看过,我就不废话了。

2 博物学,在观测台和档案馆实践。
博物学,对应天文、历史,也包括社会学、经济学和人类学的一部分。特点是容易留记录,但几乎不可能做试验。
对于这类学科,首先要多观察,搜集信息,其次要想办法简化信息,也就是总结规律。拿出规律之后,请你根据自己的规律,对还没观测的数据做判断。然后咱们带着判断去观测台(档案馆),看看能不能套住其他数据。能套住,你就是大师;否则你也就是个(数据)仓库管理员。
比如说,开普勒并不懂力学,但凭借观察数据做出判断,认为天体轨道不是正圆,而是椭圆形。别人拿着他画的轨道投影,移动望远镜去找,果然在预测的位置看到行星,所以开普勒三定律是天文学的基础。

3 神学,在辩经场实践。
神学的开发领域是心灵,目前伦理上不能做试验,技术上也不可观测,没人能靠纯理论驳倒另一套理论。但要把理论移植到人心,必须在理性上说服信徒,在感性上打动信徒。无论你的神是谁,只要想在世俗社会站住,就必须下场辩经,和对手一起抢人心。
辩经场有具体的形象,比如说西藏喇嘛在庙里喜欢互相质疑,练习直指人心的技巧。所以几百万人的西藏是信仰高地,在上亿人口的汉地,在上千万平方公里的蒙古草原,都能占领最大的心理咨询市场。

更大的辩经场是整个社会,周围成千上万的世俗人群是胜负筹码,你不需要说服对手,只要拿到更多的筹码就算赢了。耶稣给12门徒讲过辩经场的基本规则,做到了不一定赢,起码能保住基本盘:
你们腰袋里不要带金银铜钱,行路不要带口袋,不要带两件褂子,也不要带鞋和拐杖,因为工人得饮食是应当的。
你们无论进哪一城,哪一村,要打听那里谁是好人,就住在他家,直住到走的时候。要请他的安。
那家若配得平安,你们所求的平安就必临到那家;若不配得,你们所求的平安仍归你们。
——马太福音 第十章
2011年春运,农民工死在太原火车站,众人避之不及,游方僧人上前超度送行。假如这是一场游戏,此刻僧人身上会有神光环绕,身后几百汉回民众头顶上的佛教信仰值都会连番暴涨。



现在回头看马院,算是哪个学科?实践场地又在哪里?
无论科学、神学、博物学,还是数学工具,都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还要消费社会的产出。所以,仅仅为了解决吃饭问题,每个学科也要建立内部淘汰机制,保证剩下的人、剩下的理论对世俗社会“有用”。如果不结合实践搞淘汰,肯定会有成千上万的垃圾涌进来,滥竽充数混饭,最后大家没饭吃。
马院用什么实践标准淘汰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