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3个

李想发全员内部信,承认误判了,理想 MEGA 存在节奏问题,过于关注销量,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38个点赞 👍

看到李想的这封信,我觉得理想汽车之前能成功真的是应该的。

在获得巨大的成功之后,遇到挫折能立刻反思的人真的很少。

李想说得几点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也比较实在。

结合李想说的,我想展开说说李想没提到的点。

Mega销量不佳,是把MEGA当做成熟商品在做,而直接跳过了MEGA的商业验证期。

其实我个人也是不看好MEGA的。主要是因为:

外观不好看(真的觉得外观不如L系列)、MPV是小众产品(不适合普通家庭)、价格还非常贵。

我们看下2023年全国MPV车型的销量,总共才111.7万辆,只占全国汽车销量的3.7%。而C级MPV差不都只卖了52万辆(这里面有不少是企业买过去接待客户用的),这个销量在去年产销3000万辆车里真的是非常小的,这类车型的市场份额真的小。

蛋糕就这么小,MEGA的上限也就在那了。

也许有人会说MEGA取得C级MPV的销量的20%,也就可以年销10万,营业额560亿,这不就成功了吗?

可真的有这么简单吗?

理想L系列的成功是因为他走了一条独特的路——增程,可电可油,这解决了很多中产担心的里程焦虑问题,同时因为没有竞品,所以理想一路劈波斩浪,成功了。

但是现在纯电MPV不是只有理想在做,小鹏的X9、极氪的009产品力都不差。理想的MEGA产品力优势并不明显,那么滑铁卢则是自然可以预见的。

过分关注销量

这个确实也是事实哈,理想去年基本霸榜每周的榜单,销量好肯定要晒,这也会促进持币的消费者购买理想的。但是这玩意就是一把双刃剑,现在这个榜单经常被问界霸榜,我想理想可能会有写吃瘪的。

而且理想去年超额完成了自己的目标,实现了正收益,新势力中这是第二家盈利的车企(第一家是特斯拉),确实非常了不起。

但是理想飘了,理想23年销量37.6万,24年的目标竟然是80万。

要知道奥迪23年在中国的销量才70+万,奥迪的单车均价是跟理想差不多的。

理想想几年就超越奥迪等传统豪华品牌的决心是非常好的,但是难度还是非常大的(目标要符合实际会更受大家尊重)。

而且理想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现在的汽车市场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以前30万以上的增程只有理想在做,但是现在车企看到增程这么好卖,也有车企在进入这个领域。

华为的问界系列就是最好的例子,而且问界因为华为的光环,可以说是自带热点。

我还想说一点,理想选择做高压纯电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增程/混动只是过渡。包括现在大肆宣传的氢能源在短期(二十年)内也不会在乘用车领域普及。

关于为什么不看好氢能源在乘用车领域能成功,可以参考如下内容:

理想选择做高价MPV也没有错,毕竟大家也都想乘坐在舒适的车里。

但是理想MEGA要是年销10万辆,年销售额560亿,这是什么概念?这样去规划一台新车,总感觉台自信了。要知道还有很多新势力的年销售都没过560亿呢。


③理想MEGA的外观真的不太好看呀。

李想自己说过“真设计成这鸟样,我就把设计团队都干掉,顺便自己跳楼”。

但是从现在的消费者端来看,应该真没几个人觉得MEGA好看吧。

咋一看是真丑,看得时间长了也难适应,但是你要说美感,那真的是看不出来的。

最后想说真的非常认可李想的能力和李想自我反省的勇气,这比发生问题先甩锅可贵多了。发生问题能及时纠错真的很难。

我们再看看李想的另外两个搭档——小鹏汽车和蔚来汽车。

小鹏汽车的“飞行汽车”经常上热门获得流量,但是当下的小鹏或许更应该做好造车这件事。电车做好了才能反哺“飞行汽车”,因为“飞行汽车”跟理想的高价纯电MPV一样,真的只是小众产品,“飞行汽车”只能是对现有交通工具的补充。

蔚来的“NIOphone”就更是一言难尽。

与很多人吐槽蔚来不该做换电不同,我是支持换电的,而且我个人认为换电不仅是现有补能方式的补充,超充技术大面积普及对于换电也是有益的。换电可以更好的延长电池寿命、降低电池热失控风险、将消防风险集中化。

但是蔚来做NIOphone真的要像未来的小米一样买车送手机吗?

蔚来想要让汽车和手机融合的想法是非常好的,但是用得着自己下场吗?找个手机供应商去做定制化产品不好吗?既省钱又高效!

而现在蔚来自己做NIOphone,真的是不该的。

发布于 2024-03-21 20:49・IP 属地上海
电车时代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