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是多未来?
我们就说眼前能看到的情况吧,也就是两三年左右,俄罗斯打下敖德萨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是在这个男人都不一定是男人,女人不一定是女人的时代,万事不能绝对。
说实话大家不要揣着明白装糊涂,我们先看2004、2010和2014年乌克兰大选的情况:



我们可以看到,自始至终,乌克兰都是分两大块:以利沃夫为中心的乌西集团和以卢甘斯克为中心的乌东集团。
我们可以简单粗暴的认为,2010年之前的选举分布,基本就是亲俄和亲欧派系之间的博弈,当然我也说了“简单粗暴”,肯定不够客观,但非要去维基百科以及一些其他专业资料网站去搜集,也是一件非常耗时的事情,我也不可能在这方面花太多时间,毕竟没人给我钱。
我们再来看一下当前俄乌战场的局势(截至到2024年3月23日):

而今天题目中说到的敖德萨,有相当一部分的地区比目前俄罗斯占领的赫尔松地区还要“亲俄”的多,而你说俄罗斯没有拿下奥德赛的想法,我估计谁都不信。
但有没有这个实力?
其实开篇我就说了,大家不要揣着明白装糊涂,乌克兰能够维持当前的局势,北约确实功不可没,但乌克兰之所以走到今天,北约也是头号犯罪嫌疑人。
俄罗斯能不能打下敖德萨,取决于北约能支持乌克兰多久,乌克兰能不能把俄罗斯从本土赶走,取决于北约是不是真正的派兵下场。
其实,时间是站在俄罗斯这一边的,俄罗斯作为一个内向型经济,对外部依赖极低,同样属性的国家还有伊朗,中国则是一个外向型经济。
而美国本质上是一个内向型经济,但表现出来的表象是一个外向型经济,正可谓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美国这个体“质”确实非常优秀。
内向型的俄罗斯是非常能够打持久战的,因为他的经济不依赖外部环境,美国的制裁对俄罗斯来讲杀伤力极低。
中国不行,美国的制裁中国真吃不消。
但活人不会让尿憋死,加上美国自己也作死,把两个能源大国全都逼向了对立面,而以色列这个美国的亲爹又把中东各国得罪了一个遍,这就让中国有了一线生机。
话题扯远了,不聊中国,还是回到题目上来。
俄罗斯是一个资源大国,一个国家真正的战争潜力,是以人口基数为基础,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核心的,而这两个产业,俄罗斯都非常强,并且还有几乎用不完的能源,而人口虽然比不上中印,但排除了这两个巨无霸,其实俄罗斯的人口数量也不是那么的不堪,至少乌克兰跟俄罗斯不是一个量级的。
如果我们排除俄罗斯内部出现暴毙这种情况,俄罗斯真的可以打很久,而北约集团,除了美国,其他诸国都没有这个拖的实力,法国没有,德国也没有,英国也没有,他们仨加起来也没有。
如果俄罗斯能够实现BBC所说的“1小时22分”速通基辅,那自然是最优解,但即便不成功,俄罗斯还可以慢慢磨。
关于1小时22分的梗,我个人印象中是俄罗斯国防部在开战之后宣布他们仅用了一小时22分钟便瘫痪了乌克兰的military infrastructure, air defense facilities, military airfields and planes of the Ukrainian army。
即军用基础设施、防空、军用机场以及空军。
而国内的一些媒体、军事评论员(比如金灿荣)当时的说法是:俄罗斯1小时内瘫痪了乌克兰的空军和海军。
其实到这里,已经有夸大其词的成分了,因为原文里我记得没有提到瘫痪了乌克兰的海军(我实在记不清了)。
但跟英国的媒体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了,英国的一家媒体(其实不是BBC)转述后直接就变成了:
俄罗斯1小时22分钟拿下乌克兰。
然后这个梗就满天飞了
东扯西扯了这么多,直接说结论吧,说结论之前,我先立两个前提,即:俄罗斯内部不出现政治动荡,北约能够持续支持乌克兰。
在这个前提下,俄罗斯目前以及未来两三年内都没有这个实力拿下敖德萨,相比较而言,哈尔科夫可能优先级更高。
只有俄罗斯完全控制顿涅茨克、哈尔科夫甚至扎波罗热三州,才会考虑在守住已有战果的前提下考虑进攻敖德萨。
而如果这两个前提,有一个成真,那么俄乌战场对双方来讲都是闪崩的结局,敖德萨不会成为问题的关键。
那就通过大家自己来思考是俄罗斯出现政治动荡的概率大,还是北约不再支持乌克兰的概率大了。